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職業教育法正式頒布 去年青島6611名普高生轉到職校

時間:2022-04-26 14:47:37    來源:半島都市報    

職業教育法正式頒布,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地位,并將于5月1日施行,引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圍繞取消普職分流的討論,4月25日還一度占據網絡熱搜。記者采訪了解到,在職教高考等利好政策下,職業教育正迎來一系列改變,中職也從原來以就業為導向的格局,走向了升學和就業的更多路徑。2021年,青島共有6611名普高的學生通過轉學程序轉到職業學校。

分流調整為協調發展

4月25日一大早,“取消初中畢業生后普職分流”,占據了網絡熱搜和朋友圈,成為眾多家庭熱議的一大話題。這個話題熱度興起來的原因之一,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通過并將于5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職業教育法的一大亮點是,首次以法律形式確定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明確職業教育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同等機會。

公開信息顯示,1996年頒布實施的職業教育法規定,國家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實施以初中后為重點的不同階段的教育分流。教育部2014年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通知提到,原則上按50%的比例引導應屆初中畢業生向中等職業學校分流;2021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職普比例較低的地區要重點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資源,要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比例。

此次《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提到,在義務教育后的不同階段因地制宜、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一位教育界人士認為,普職分流具體執行時,可能存在“一刀切”的現象,進而引起家庭的中考焦慮。如今,從“分流”到“協調發展”,似乎傳遞著改變的信號,但在眾多教育從業者看來,這種取消“分流”的表述,不意味所有人都會上普高,普職分流也仍有必要性。

職校從就業導向轉型

“職業教育讀三年就就業,或者讀到專科就結束了。”此前,這是很多人傳統的認識,但近年來職教政策頻頻探路,提升職業教育育人質量,搭建“職教高考”升學路徑,甚至循序漸進地擴大招生計劃,正打破職教止步專科的天花板,讓職業教育學生有了更多可能。公開信息顯示,職業教育本科層次教育2019年試點,目前已經有32所本科職業院校。國家將推動一批高水平的高職院校辦本科教育,本科職業教育的規模到2025年將不低于10%。

“眾多利好政策賦能職業教育,正推動家長意識上的轉變。近年來,學生家長咨詢職業學校招生,也比較多地關注著未來升學,很多學生最終也選擇了升學。”在招生和學生培養過程中,青島電子學校校務委員劉麗紅感受到,職業教育打通學生升學通道,滿足對于未來的多元化需求,也展示出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在這種新形勢之下,不少職業學校也在謀求轉型,以就業為主要導向的中職格局,正逐步轉向以升學為主要方向,加強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為學生通過職教升學護航。

一組數據印證著職教的關注度。我省2012年就進行“職教高考”制度探索,在全國率先建立“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職教高考制度,當時報名人數不到4萬人,到2022年2月數據顯示,已經增加到了20.9萬人。去年全省中考有2.95萬人達到了普高線,卻沒有選擇上普通高中,而是選擇職業學校,還有1.7萬名學生在普高學習,然后轉到了中職學習。具體到青島而言,2021年,全市共有6611名普高的學生通過轉學程序轉到職業學校。

普職融通探索新路徑

就職業教育的發展而言,青島本身也是一面旗幟,多元化地搭建成才通道,也呈現出了百花齊放的特點。目前,對于選擇職教的學生來說,有“3+4”本科、五年貫通、綜合高中、普職融通等諸多路徑,五年貫通實際通往高職???“3+4”貫通則銜接省內本科高校……每條路徑都有特色化的成才通道。

面對社會發展的具體需求,青島逐步調整職業教育布局,培養符合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在一所職業學校老師看來,職業技能和理論知識提升,實際上是互補的關系。從以往畢業生情況來看,他們專業知識會比較扎實,進入大學繼續理論提升,最后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有一部分從職校走出的畢業生,在大學保研、考研實現了深造。

近年來,青島新試點綜合高中、普職融通,漸漸成了報考的熱點選擇。綜合高中試點方面,青島2018年開始試點,截至2021年,全市試點學校達18所。今年,青島又試點新型普職融通,學生注冊中職學籍,在對口普通高中學習,主要面向職教高考,為應用型高校提供優秀技術技能人才。

“職業教育的體系建設正在不斷完善。根據社會發展和學生發展需要,職業教育在學歷層面會上下貫通,從中職到高職、本科甚至碩士。高中階段的左右融通上,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增強了學生發展的適應性。”青島高新職業學校校長孫洪傳說,就綜合高中的學生來說,適合普高課程就走夏季高考,適合職業教育課程就走職教高考,根據興趣特長、自身特點選擇適合的出路,實現個性化、差異化的發展。

職教走內涵發展之路

“職業教育法很鮮明的一個特點,就是給予職業教育明確的定位: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的教育類型。”孫洪傳認為,中職教育的定位也比較清楚,原來基本上以就業為導向,現在以升學和就業為導向,突出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在頂層設計和政策環境上,職業教育的路徑越來越明晰,家長對于職教的認知也深了。”在他看來,職業教育法還提到多元參與,引導社會力量加入職業教育,不斷加大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導職業教育走上內涵發展的道路。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要協調發展,實際體現的還是適合才是最好的。在青島電子學校校長崔西展看來,初中畢業后一定會有不同的發展方向。“人才戰略分為不同的用人層次、類型,體現不同的社會需求和個人發展。”職教高校的體系不斷完善,職業教育的發展路徑不斷明晰,是為社會培養著技術技能型人才。對于職業教育高校的質量和數量,在他看來,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也會推動著部分高校不斷轉型,“這是一個互相促進的良性發展,會推動著部分高校進一步改變。”

職業教育不斷迎來機會之際,在一位職業教育從業者看來,也讓職業教育慢慢變“吃香”,但職業教育還應該思考更多。“社會發展和企業需求不斷變化,職業教育一定要與企業融合,避免專業技能與企業需要脫節,以真正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人才。學生也要不斷地學習和提高,對于專業技術和未來有更多思考,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關鍵詞: 中職培養路徑 職業教育法 青島普高生轉到職校 協調發展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