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世界微頭條丨“懸絲診脈”的故事是怎么來的?御醫如何給皇后和妃子們看病?

時間:2022-07-01 08:30:01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資料圖】

太醫院的御醫給皇帝看病難,給皇后和妃子們看病更難,尤其給皇后和嬪妃看病更是難上加難。皇宮里"男女授受不親"的規定十分嚴厲,于是就有了"懸絲診脈"的故事。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御醫不能手觸手地給后妃們診脈,只能把一根絲線由太監遞到掛著帷帳的房間里,系在后妃們的手腕上,另一頭留在屋外御醫的手里,而有的嬪妃常常把她那頭系在椅子腿上,想考考太醫能不能診出她的病……實際上系與不系都不能通過絲線切得脈象,御醫們在這里只不過走了一個形式而已。

他們知道要給嬪妃們看病,事先已經千方百計地通過賄賂貼身太監和宮女,把病情了解得一清二楚,此刻診脈,只是在靜思默想著如何下藥。

清朝末年,有一次慈禧太后患病臥床,讓一名陳姓御醫為其診治。于是,陳御醫牽線切脈,診病開方。他叫宮女將一根彩色絲線的一端拴在太后的手腕上,陳御醫牽著另一端隔著帷帳為慈禧太后切脈開藥方。慈禧太后連續服了幾劑,沒想到藥到病除,不禁大喜,親賜"妙手回春"金字匾額給陳御醫。

原來,牽線切脈是假,事先買通了宮女和太監是真。神醫再神,還不至于神到牽線切脈的地步。是陳御醫事先用重金賄賂了宮女和太監,切脈之前得知太后三天前因貪食田螺肉而引起消化不良的內情,經一番假戲真做,騙得慈禧太后的信任。處方施以消導利食、健脾和胃的藥物,使慈禧太后服藥即愈。這個故事雖然有些傳奇的意味,但從中不難看出,古代御醫為皇帝和嬪妃看病的窘境和自身生存的艱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關鍵詞: 慈禧太后 相關內容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