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隴右文庫》編纂工作啟動 力爭用10年時間完成

時間:2020-06-04 14:17:45    來源:光明日報    

素有“雍涼之地”舊稱的甘肅省,歷史建制悠久、古籍資源豐富、文獻獨具特色,據不完全統計,全省約有140萬冊古籍文獻。為系統發掘整理保護甘肅歷史典籍,切實推動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文化大省建設,甘肅省近日啟動社科出版領域一號文化工程——《隴右文庫》編纂出版項目,力爭用10年時間,編纂完成《隴右文庫》篇目設計的10大子庫40編500卷(暫擬)整理出版任務。這也是甘肅進行的首次大規模古籍整理與編纂出版工作。

《隴右文庫》編纂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在強調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的同時,突出甘肅歷史文化和資源特色及對當代的啟迪和借鑒意義。從2020年開始,整體規劃、梯次推進、分步實施,到2030年,集中進行發布、研討、推廣活動。今年作為開局之年,將完成第一個子項目《隴右歷代方志庫》的編纂出版工作,同時完成整理標準、編輯標準、技術標準及數字化標準等相關標準化建設工作,為后續編纂出版工作奠定基礎。

《隴右文庫》以子庫為獨立編纂出版單元,子庫下以編、輯、卷三級為基礎分類結構。由方志、著作、金石文獻、出土文獻、檔案、少數民族文字文獻、民間寶卷、圖錄、文獻存目提要和附錄庫等10大子庫組成。收錄以現行甘肅省行政區劃為基本地域界定范圍,部分歷史文獻因成書內容涉及周邊或其他地區,可適當放寬;收錄文獻時限為先秦至1949年10月。

根據文獻類型、體量、存在形式及現實需要,采取全錄、散佚記錄、存目記錄等三種方式進行編纂。其中全錄以全面收錄甘肅歷代文獻為基本原則;散佚記錄收錄歷史與考證文獻記載的散佚文獻,按文獻記錄列入散佚條目;對于存目記錄,涉及歷代檔案、民國報刊等內容相對龐大的文獻群,除重要文獻全錄外,其余均列入存目。

據了解,《隴右文庫》按分解規劃,將逐年推出紙本圖書出版成果,初步合計500冊,約940萬字,還將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建立“《隴右文庫》數字資源平臺”,讓全社會共享這一文化成果。

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青表示,《隴右文庫》的編纂出版是保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戰略性、基礎性、標志性的工作,將對歷史文獻進行再開發、再利用、再創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延續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和重大現實意義。(記者宋喜群 通訊員趙媛媛)

關鍵詞: 隴右文庫 編纂工作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