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探訪珍稀藏文大藏經《納塘新版·甘珠爾》 具有較高資料價值

時間:2020-07-31 16:31: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第一次開印《納塘新版·甘珠爾》大開本時一共有三套,這是其中的一套,其余兩套至今還未發現其下落,這一套非常珍貴,已經有280多年的歷史了。這是我們首次對外公開,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夠關注到藏文古籍的保護。”青海化隆縣加吉寺寺院民主管理委員會主任更登尖措30日說。

據了解,這套《納塘新版·甘珠爾》開印本,完成于清朝雍正八年和乾隆七年,共100部,距今大約有290年的歷史。

資料顯示,乾隆年間,在西藏色拉寺杰扎倉深造的青海化隆籍大學者阿卡索南桑布準備離藏返青,回到出家為僧的加吉寺。為了感謝和鼓勵阿卡索南桑布對藏文化的貢獻,七世達賴喇嘛特將第一次開印出來的《納塘新版·甘珠爾》三個大開本(長62.5公分,寬19.3公分,均為婆固紙印刷)中的一套特賜給了他。

“婆固紙和普通的藏紙不同,它更厚,而且當時手工加工的時候里面還添加了珍珠、瑪瑙,包括金銀等原材料,更有利于防潮和防腐,所以到現在快300年了,這里面的字跡還清晰可見,紙張的損壞程度也很小。”更登尖措小心地捧著書說道,“當時從西藏迎請到我們寺的時候,內由非常罕見的布料包裹,外有精致的香木護經板,邊有純銀刻寫的每部文獻的標簽,但現在原純銀刻寫的標簽已經丟失了。”

2019年11月18日,由西藏布達拉宮管理處副處長、著名學者索南航旦研究員為團隊的西藏自治區文物鑒定中心,將這套大藏經鑒定為中國國家一級文物。

“加吉寺的《納塘新版·甘珠爾》整版墨印為藏文正楷,字跡工整,版印清晰,堪稱佛教文化的‘百科全書’,其內容涵蓋了哲學、文學、藝術、語言、天文、醫藥等類別的藏文翻譯典籍。在佛學、文化藝術、藏文文獻學和甘珠爾版本學等研究方面,具有較高的資料價值。”西藏布達拉宮管理處副處長、著名學者索南航旦介紹道。 (李江寧)

關鍵詞: 珍稀藏文大藏經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