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顏神古鎮:歷史與現實的交匯與對話即將上演

時間:2021-06-21 15:25:33    來源:淄博日報    

顏神古鎮,初火升起的地方。

“顏神”為博山舊稱,清乾隆十八年《博山縣志》載:“周末,齊國西南郊長城嶺下之北鄙,有孝婦顏文姜居嶺下,歿而有神,故后世目其地為顏神。”金代稱顏神店,元代置顏神鎮,清雍正十二年合并多個村莊,改博山縣,縣治所在仍稱顏神。如今的顏神古鎮是位于博山區山頭街道古窯村、一個具有濃郁博山地方特色的文旅度假及產業小鎮,這里有心向往之、有文創展覽、有煥然一新、有激情澎湃。

石板路、匣缽墻、古圓窯、老院子、舊廠房……明清時期火紅的爐火、新中國成立后全國最大陶瓷廠(山東博山陶瓷廠)的興盛衰落,留給我們的盡是歷史的斑駁和歲月的沉淀。歷經歲月的洗禮,古窯村仍保存著13座古窯、完好的街巷、百余座明清古建筑群落,是博山悠久歷史的見證者,亦是真正意義上的顏神古鎮的精華和縮影。

山頭的陶器生產相傳始于北宋,以后窯業隨著時代的變遷,歷盡滄桑,幾經興衰,發展成為淄博陶瓷產區的重點產地。山東博山陶瓷廠始建于1950年,初名建華窯廠,歷經淄博專區實業公司窯業總廠、山東淄博窯廠,1957年改稱山東博山陶瓷廠。1963年建成全國第一條簡易煤燒日用陶瓷隧道窯開始代替舊式圓窯(之后在全國推廣),1982年燒制滑石瓷的隧道窯投產,成為我國北方第一條重油燒還原焰的隧道窯。上世紀80年代,它擁有職工5000余名,產品銷往國內27個省、市、自治區和國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陶瓷廠。1999年,因種種原因宣告破產。當時的一句順口溜“山頭有多大,博陶有多大,博陶還比山頭大”,充分說明了它曾經的輝煌。

讓古窯村的歷史告訴未來,歲月的行走重塑了如今的顏神古鎮。它由成功打造了“三落厝”“朗鄉溪園”等一系列文旅IP的“廈門朗鄉”傾力打造,總顧問為中國古城鎮保護泰斗阮儀三先生,依托古窯、老廠房和傳統歷史街區,涵蓋度假酒店、民宿、古窯酒吧、大師工作室、琉璃工藝實驗室等,有地方特色民俗、美食街區,有陶琉精品展示、交易市場,有民間地方藝術品收藏博物館群,有全國的大專藝術院校學生實培訓基地,有陶琉文化為主題的少年兒童藝術教育研學基地,以及北方區域藝術家聚集群落。同時搭建并運行青少年研學臺,文化產業(陶瓷、琉璃)研發、生產、營銷臺,使匹配在博山秀麗山水背景之上的顏神古鎮成為國內重要的文化、藝術(陶瓷、琉璃)交流窗口,真正做到文化產業與旅游相融合,在中國旅游版圖上呈現神話般的異軍突起。

淄博工業百年,信仰光芒如炬。由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共山東省委黨校、中共山東省委黨史研究院、中共淄博市委主辦的“百年之光——黨領導中國(淄博)工業百年主題展”,將于6月22日在顏神古鎮正式開展。百年黨史和淄博紅色工業發展史、民族產業振興史即將在這里呈現,歷史與現實的交匯與對話即將在這里上演,傳承紅色基因的顏神古鎮也將成為擁有超級熱度的網紅文旅IP。 (記者 徐光瑩)

關鍵詞: 顏神古鎮 歷史與現實 交匯與對話 紅色基因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