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百年經遠艦如何被發現?考古專家披露細節
7月13日至9月26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對大連海域一鐵質沉船殘骸進行了考古調查,確認該艦為北洋水師甲午海戰沉艦經遠艦,這是繼致遠艦之后,我國水下考古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消息發布后,引發社會熱議。9月28日,參與此次考古的工作人員就水下考古團隊在大連海域發現的甲午海戰沉艦經遠艦給出了更多細節。
消失百年甲午沉艦現身大連海域
消失100多年的經遠艦找到了。近日,國家文物局發布的這則消息引發網友熱議,經遠艦是清末北洋水師的一艘重要戰艦,在甲午海戰中被日軍擊沉,此后一個多世紀下落不明。
2014年夏天,有水下考古隊依據資料線索與磁力儀物探數據,在遼寧大連市莊河黑島老人石南邊海域發現一艘鐵質沉船殘骸,并推測為經遠艦,但缺乏決定性的證據。為此,今年7月13日至9月26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隊對大連海域這一鐵質沉船殘骸進行了考古調查,確認這艘船只遺骸就是北洋水師的經遠艦。
9月28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參與此次經遠艦水下考古的領隊周春水等人在國家文物局官網撰文稱,遺址區域水深約10米,能見度差,考古期間的很長時間能見度不足半米。為此,調查工作加大了物探技術投入,運用了多波束海測、三維成像、差分定位等多種技術。
歷經百年艦名仍掛在艦舷處
周春水等人表示,本次水下考古調查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目標為搜尋、定位并評估沉艦狀況。水下考古隊利用設備采集遺跡數據,通過數據比對與檔案分析,結合潛水探摸,搜尋、發現并確認了經遠艦的準確位置,并找到了可以標志其身份的環形防護裝甲帶“鐵甲堡”。同時,根據艦體姿態和傾斜度推斷,艦體應該為倒扣狀態。
第二階段的工作目標是局部清理,以確認沉艦身份,并探明沉艦保存狀況。水下考古隊在艦體中后段右舷外壁進行抽沙作業,陸續揭露舷側艦體結構,包括舷梯、舷窗、各種管道設施等,各部件均呈倒置狀態,這印證了艦體倒扣的推斷。
為確定沉艦身份,水下考古隊制訂了專門的工作方案,終于在9月15日發現了深埋于海床面以下5.5米處的“經遠”艦名,經歷了100多年仍懸掛于艦舷外壁。水下考古隊員還在遺址清理中發掘出一塊木牌,戳印有“經遠”兩字。在工作結束之前,考古隊對木質艦名進行了必要覆蓋,對抽開的艦體區域進行了全部回填。最后采用犧牲陽極的辦法沿鐵甲堡周邊焊接鋅塊,以此延緩海水對鐵艦的腐蝕。
部分出水文物可見火燒痕跡
周春水等人介紹,此次調查提取出水大量遺物,考古人員選出的標本達500余件,其中的代表性文物包括:鐵質小鍋爐(為啟錨機提供蒸汽動力)、斜桁、大橫肋、舷窗、艙門、鐵甲堡襯木等艦體結構設施,毛瑟步槍子彈、威布列轉輪手槍子彈、37毫米哈乞開司速射炮彈、47毫米哈乞開司速射炮彈等武器彈藥,銼刀、扳手、沖子等檢修工具等。此外,考古人員還發現了53毫米格魯森炮彈藥筒、120毫米炮彈底火,這兩類武器均不見于經遠艦出廠檔案。考古人員推測,應屬1894年甲午海戰前緊急添置的武器裝備,以加強艉部火力。
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件用來掛遮陽棚的“天幕桿”,木頭上全是火燒痕,幾乎炭化,這印證了經遠艦在海戰中被擊中起火之說。在艦艏部,考古人員發現了一些水煙袋、麻將牌、馬扎、油燈、木盆、皮鞋底等物品,據介紹,該處為下級士兵的生活艙室。
考古人員在經遠艦艏部區域發現了不少毛瑟步槍子彈,據推測,這可能說明在海戰之初,經遠艦士兵曾有持槍登上日軍戰艦的計劃。
“經遠艦水下考古成果對于甲午海戰史、海軍史、艦船史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與科學價值。一些調查實物的發現,為研究工作提供了新認識,如‘經遠’銘牌是首次發現的北洋水師軍艦的銘牌,其材質、工藝及安裝方法也是首次明確。”周春水等人介紹。
對話
考古隊員:經遠艦的士兵們是英雄 戰斗到最后一刻
大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隊員于海明參與了此次經遠艦水下考古,28日他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證明經遠艦真身的最關鍵證據——“經遠”銘牌是在一場臺風前被發現的,當時考古已經進入尾聲,“這是整個考古過程中最震撼的一刻。”
北青報:你是怎么參與到此次水下考古之中的?
于海明:我在今年5月到6月,完成了水下考古的培訓,因為此次調查的沉沒戰艦是在大連莊河這邊,于是我就受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邀請,參與到這一次的甲午海戰沉艦經遠艦的調查之中。我7月上旬來到了經遠艦的考古現場,參與了后續的考古調查。
北青報:你說你通過這次考古調查,對北洋水師的看法有了變化?
于海明:以前我們可能會覺得北洋水師受清王朝的影響,有很多腐敗的問題,導致了北洋水師在甲午海戰中戰敗。這次參與到水下考古的人中,有不少都是對北洋水師的歷史很了解的,每天大家都工作、生活在一起,聊的話題都是北洋水師,也會拿出以前的老照片、查的資料,大家一起互相分析,感覺我之前的看法可能有一些誤解。
可以看到,北洋水師受到了腐敗問題的影響,但北洋水師的官兵確實是英雄。不但在經遠艦,他們奮戰到了最后一刻,而且在日軍留下的一些日記的記載中,他們也對北洋水師奮戰到底的精神非常佩服,大量的北洋水師軍官都是戰死或者自殺殉國的。
北青報:此次調查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于海明:整體印象最深的就是到考古后期,“經遠”兩個字被發現的時候。當天臺風馬上就要來了,早上6點多,一位考古老師就下水調查了,他先拍到了經遠艦的“遠”字,那時候風浪已經很大了,我們就讓他趕緊出水,然后大家在儀器上看,基本就確認這艘沉艦肯定是經遠艦了。后來我們又順利地發現了“經”字,上面還有描金,大伙都非常激動,經遠艦的身份就這么確認了。
北青報:那塊“經遠”字樣的木牌是怎么發現的?
于海明:木牌是抽沙的時候抽上來的。抽上來的沙子里有很多貝殼之類的東西,在分揀中,我們在里面發現了這塊木牌。因為經遠艦沉沒的時候,載著大量的煤,這些煤渣會將一些木質文物染得發黑。這塊木牌就是這樣,開始看不清是什么字,隱隱約約能看出來有個“經”字,然后就拿著這塊木牌去找了領隊。領隊根據經驗判斷,上面可能是“經遠”兩個字,后來通過一些處理,“經遠”兩個字就現出來了。
北青報:出水的文物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呢?
于海明:有的老師對北洋水師非常熟悉,我在分揀文物時發現了120毫米炮彈底火,我對這件文物不是很懂,一位老師卻很激動,他說這種炮彈本身沒記錄在經遠艦裝備里,懷疑是為了備戰甲午海戰特意添置的。可見北洋水師在戰前曾很積極地準備自己的戰斗力。此外,與之前的一些傳說不同,我們在考古中發現了一些水煙袋,但沒有發現任何大煙袋,水煙袋是在海上航行時很正常的,在船上生活過就知道,航行中需要這樣的一種消遣。這與之前一些北洋水師抽大煙的說法是不符的。
內存
經遠艦系致遠艦僚艦
經遠艦是中國清朝北洋海軍的重要戰艦之一,由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建造,1887年1月3日下水,艦長82.4米(水位線)、寬約12米,航速15.5節,主要武器包括克虜伯210毫米,口徑火炮2門,150毫米口徑火炮2門,魚雷發射管4具。
經遠艦于1887年年底回國,當時作為致遠艦的僚艦,入編北洋水師。著名將領鄧世昌、林永升分別出任兩艦的管帶(艦長)。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戰在黃海北部大東溝海域爆發,北洋海軍官兵奮勇抗戰,此役清軍損失戰艦四艘,分別為楊威、超勇、致遠和經遠。
戰斗中,致遠、經遠二艦在鄧世昌、林永升的率領下,奮勇殺敵,不幸先后沉沒。其中經遠艦以一敵四,遭受日軍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四艦圍攻,全艦官兵在管帶林永升的率領下毫無懼色,奮勇接戰,至死不升降旗。全艦官兵200多人,除10余人泅渡到附近的老人石得以幸存外,絕大部分與艦同沉。
周春水等人撰文稱,甲午海戰是東亞近現代史上的標志性歷史事件,對于大清帝國而言,這一戰爭終止了光緒皇帝、李鴻章等晚清上層統治者試圖通過洋務運動和海軍建設實現富國強兵的歷史進程,中國由此滑入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深淵;對于日本方面而言,冒險決戰、一戰而揚名于天下,終于可以以戰勝者的姿態重新審視中國,從而助長了其征服中國、獨霸東亞的野心。(文/記者 屈暢)
上一篇:相聲演員師勝杰因病在哈爾濱逝世 終年66歲
下一篇:全國戲曲劇種聯盟在河南鄭州成立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