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新疆繡娘:堅守與創新讓民族傳統源遠流長

時間:2018-10-18 15:58: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新疆手工藝者:堅守與創新讓民族傳統源遠流長

“要讓祖母傳下來的手藝繼續流傳下去,一方面要讓更多的人學會技藝,另一方面還要增加新的內容,這樣制作的刺繡和飾品才有生命力。”從小跟祖母學習蒙古族傳統刺繡技藝和手工飾品制作的吳茵畢麗克日前如是告訴中新社記者。

吳茵畢麗克是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小有名氣的巧手繡娘,她先后跟隨祖母和婆婆學習蒙古族刺繡手藝。自2003年起,她將從小“愛好”變成了此后的事業,還將刺繡和飾品制作技藝傳授給當地五六百名繡娘,同時還幫助這些人將手藝變成財富。

為更好地保護、傳承民族文化,吳茵畢麗克到處拜師學藝,掌握了更多即將失傳的傳統縫紉針法、圖案,成為當地收集民間服飾紋飾、手工藝品設計、民間氈飾剪裁、縫制、鉤針制作等技藝方面杰出的傳承人。

吳茵畢麗克在傳承民族刺繡技藝上并不滿足僅僅堅守傳統,她還認為傳統的技藝要傳承下來,必須要有鮮活的生命力,而這鮮活的生命力就由創新帶來。2014年,吳茵畢麗克成立從事民族手工藝品設計、制作、銷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公司,如今已申請到的民族手工藝品外觀設計專利近200種,另外還有30多種外觀專利正在申報。

此外,她所設計、制作的產品也由蒙古族刺繡產品擴大到新疆各民族服裝、服飾及刺繡生活用品、家具裝飾品和旅游紀念品等,產品銷往新疆各大旅游景點,并通過新疆各大口岸和網站,銷往蒙古國、哈薩克斯坦及歐美等地。

她告訴記者,目前正和一家德國客戶洽談,樣品已經郵寄給對方,對方希望近期能夠到她的公司進行考察。“現在太忙了,訂單好多,人手不夠,我們忙不過來啦。”

在傳承蒙古族刺繡和飾品的路上,吳茵畢麗克并不孤單,有許多人都將堅守傳統和創新融合,讓祖輩們流傳下來的技藝繼續流傳下去。

今年67歲的散·吾爾馬是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的蒙古族農民,也是當地知名的制作蒙古族服飾的手藝人。繼承母親制作民族服飾手藝的散·吾爾馬縫制的蒙古族長袍,和母親縫制的長袍相比,更顯得時尚和凸顯個性,因此在當地十分暢銷。

師從新疆“非遺”剪紙藝術傳承人王革的趙飛,則是以動漫的形式,將剪紙藝術展現給孩童。她說,傳統的剪紙藝術如何讓天天看手機、電視的孩子們喜歡?“我嘗試將剪紙藝術做成動漫,再結合時尚元素,要讓他們先感興趣,然后他們才會進一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繼而成為傳承中的一員。”(作者 鐘欣 謝艷紅 庫爾班江)

關鍵詞: 新疆 傳統 民族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