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明朝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明朝中后期的歷史上,內閣一直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代表整個文官體系。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實際上,內閣成員的官職,其實并不算高。內閣當中,一般設立有一到七位大學士。按照明朝的官制來說,這七位大學士,實際上不過只是正五品的小官而已。
自身品秩不過正五品的大學士,為什么能夠在明朝中后期,發揮出類似宰相一樣的作用?能夠統領百官?甚至某種程度上,能夠和皇帝分庭抗禮呢?1.丞相制度的廢除
明朝內閣制度,是在建文四年,或者說是永樂元年確立的。但是這種制度的雛形,卻是在開國初期的洪武年間,就已經出現了。
說起來,內閣制度的誕生,還和明朝初年的一樁大案有關。
胡惟庸案。
明朝初年,因為朱元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草根皇帝,馬上得天下。對于國家運轉方面,也沒有太獨特的見解。所以,明朝初年,國家的官制體系,基本沿用了元朝的制度。
皇帝之下,設立中書省,中書省有左右丞相。丞相輔佐皇帝,大家一起處理政務。
這種制度,在明朝建立最初的十幾年里,并沒有出現任何問題。但是,等到朱元璋基本上統一了全國,并且徹底將明朝的統治穩固下來以后,就開始出問題了。
問題并不是出在這套制度本身,而是出在朱元璋身上。
老朱本身是個勞模皇帝,出身窮苦,總是喜歡把所有的權力抓在自己手里。所有政務,也都由自己來決定。如果把中國古代史上,歷朝歷代的皇帝,按照勤奮程度做一個排名,朱元璋絕對能夠排進前三。
這時候,就出問題了。
喜歡把所有權力都抓在自己手里的朱元璋,很快就看到了擋在自己面前的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就叫做丞相,或者說中書省。
在明朝以前,丞相的權力是很大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句話,就是用來形容丞相的。丞相或者說宰相,是皇帝之下全國政務的最高處理者。在很多時候,是可以替代皇帝,直接處置這些政務的。
喜歡把權力自己一個人抓住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允許有這樣的人物或者機構存在?
于是,公元1380年,朱元璋悍然發動胡惟庸案。以謀反為借口,殺掉了胡惟庸,并且前后牽連了超過三萬人。在這場驚天大案之后,朱元璋徹底廢除了丞相和中書省。將原本屬于中書省的權力,分給了六部。而丞相的權力,則被他收歸己用。
廢除了宰相和中書省之后,老朱大體上是非常滿意的。不過在這個時候,卻又出現了一個小問題。
宰相的工作,朱元璋可以自己做;中書省的權力,可以分給六部。但是,原本中書省負責起草詔令,負責草擬計劃的這部分工作,由誰來做呢?
朱元璋是一個很勤奮的皇帝,但卻沒有什么自虐傾向。這部分工作,他是不打算自己做的。既然不打算自己做,那肯定就得找別人來做啊!于是朱元璋就想了個法子,設置春夏秋冬四輔官,幫助他干這一塊的工作。
所謂的四輔官,其實可以理解為皇帝的行政秘書。
不過,這所謂的四輔官,終究還是沒能讓老朱滿意。就算是單單起草詔令這份工作,也會讓老朱覺得,是在和自己爭奪權力。所以,僅僅一年之后,老朱就廢除了這個制度。
不過,這個制度,已經算是后來內閣制度的雛形了。
至于騰出來的那份工作,老朱只能選擇自己來干了。2.內閣制度的建立
老朱本人或許是個工作狂,但是想要求他的子孫后代和他一樣,這就很困難了。
老朱死后,孫子朱允炆上位。朱允炆雖然也算勤政,但和老朱比起來,就差太遠了。而且朱允炆在位僅僅四年之后,就被他四叔朱棣給拉下了馬。
明朝開始進入永樂年間。
到了永樂年間,原本的輔官制度,終于開始變化了。朱棣本人倒是很想把所有的權力,都放在自己手里。但問題是,這位在戰亂中出生的皇帝,沒事就玩御駕親征。他自己帶著軍隊出去打仗的時候,后面的政務工作誰來做呢?
這個時候,朱棣想起了老爹朱元璋當年設立的輔官制度。
于是,內閣就應運而生了。
內閣還是相當于皇帝本人的秘書,或者說,可以被視作是皇帝的私人幕僚團。不過,在永樂一朝,內閣的權力還非常的小。朱棣和他老爹一樣,也害怕手里的權力被人分走,于是就想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辦法。
內閣可以做很重要的工作,但是我不給你很高的官位!
按照朱棣的設計,內閣當中的幾位大學士,只是正五品的小官。不過,這個小官每天在打理的,卻是關乎整個天下運轉的大事。
原來的宰相,同時擁有議政權、決策權和行政權,地位僅次于皇帝。但是在朱棣的設計下,內閣只有議政權,決策權在自己手里,行政權給了六部。再加上內閣大學士本身官位很低,在朱棣看來,這已經是最好的制度了。3.內閣權力的提升
朱棣的設計,原本想的是一勞永逸。但他的這種設計,很快又遇到了問題。
因為官太小,誰都敢欺負你。
作為制定國家政策的內閣官員,雖然有正五品的官身,但在朝堂之上,實在是小的不能再小了。以至于,有資格上朝的官員,基本上都有資格訓斥他們。
如此一來,問題就來了。
小官制定的策略,隨便來個大官,就有資格更改。而內閣學士,也很有可能迫于外界壓力,做出一些不正確的策略。這對國家來說,危害反倒更大。
這該怎么辦呢?
朱棣想了半天之后,最后想出了一個勉強可以稱得上是辦法的辦法。
既然內閣大學士這個官小,那就讓你身上再兼任一個大官就是了!
從永樂中期開始,內閣的權力開始飆升!內閣大學士,開始兼任六部的尚書。六部尚書都是正二品官,是朝堂上當之無愧的大官。
以五品官的身份說話,沒人聽;那以二品官的身份說話,總該有足夠的力度了吧!
朱棣大概沒想到,他的這份小聰明,竟然在后來兩百多年當中,一直延續了下去。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時,三楊輔政。全國各地來的奏折,都要送到內閣去處理。處理完以后,再通過司禮監轉呈皇帝批準。也就是說,皇帝的工作量進一步減少了。
現代人都知道,權力,往往等同于義務。需要做的工作多了,那么內閣的權力,自然也就上升了。
等到又過了幾十年后,到了成化年間的時候,內閣再加上司禮監,已經完全可以媲美當年宰相的職責了!
到了這時候,明朝中后期的權力三角,終于徹底形成。
皇帝,宦官和文官集團。
整個明朝中后期,權力其實一直被這三方牢牢控制。有時候皇帝會聯合宦官打壓文官集團,有時候會反過來聯合文官集團打壓宦官。
到了明朝后期,更是出現一種極為奇葩的現象。
宦官和文官聯合,一起從皇帝手里爭權!
比如嘉靖年間的著名大奸臣嚴嵩,作為內閣首輔,權力就已經相當于當年的宰相了。而到了萬歷時代,內閣權力更是夸張的嚇人!
萬歷初年的首輔張居正,其權力之大,已經相當于君主立憲制下,負責組閣的首相了!
沒錯,類比一下今天某個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大國,看看他們國家首相有多大權力,大概就能理解張居正當時的地位了。這么說好像也不太合適。因為當時的國家,還處于封建專制體系下。
那時候的首輔,應該是比今天的首相還大!
真正意義上的站皇帝!
到了明朝中后期以后,內閣的大學士,雖然還是五品官。但其身上兼任的,卻至少都是正二品以上的官位了。如嚴嵩、徐階、高拱以及張居正這種猛人,身上更加兼著類似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或者三孤(少師、少傅、少保)這樣的一品官身了。
這時的內閣,已經完全可以替代皇帝,行使全部的統治權力。而皇帝本人,大概也就只剩下一個簽字的權力了。
而這種權力達到頂峰的內閣制度的存在,也正是為什么到了明朝晚期后,嘉靖和萬歷這種皇帝,哪怕幾十年不上朝,國家依然可以正常運轉的真正原因。
因為在這種制度下,當時的朝廷,已經近似于今天的君主立憲制。皇帝出不出來做事,已經沒那么重要了。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