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糜芳向孫權投降,真的是因為害怕被關羽收拾嗎?

時間:2022-03-13 22:24:50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在襄樊戰役中,誰都沒有想到關羽的后方會失火。因為當時鎮守江陵的可是將軍糜芳,也就是劉備的大舅哥,真正的皇親國戚。自從徐州以來,糜芳家族就對劉備忠心不二,拿出所有的錢來支持劉備發展,對曹操的招降毫不動心。然而,沒想到的是,糜芳在襄樊戰役最關鍵的時候竟然選擇向孫權投降,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有人說,是因為糜芳懼怕關羽的報復。因為關羽出征之前對糜芳說,等我回來再治你的罪。這里關羽所指的事情,就是軍營里的軍械庫和軍糧被燒毀了,而這正好屬于糜芳的責任。因此,糜芳擔心著關羽得勝回來之后弄死自己,于是為了保命就投降了孫權。

這種觀點,其實有些片面。因為糜芳縱然是有錯,但憑借他的身份和家族的勢力,劉備肯定不會允許關羽收拾糜芳。許多人不信,其實劉備對糜家是非常寬容的。糜芳叛逃之后,糜竺很擔心被劉備報復。可是劉備依然"賞賜優寵,無以為比"。由此可見,糜芳犯下的瀆職之類的錯誤,也不會有多么嚴重的后果。

其實,真正的原因處在傅士仁那里。當時呂蒙軍來到江陵城下的時候,是帶著傅士仁一起來的,因為虞翻把鎮守公安城的傅士仁給忽悠投降了。所以史書記載說"南郡太守糜芳以城守,蒙以仁示之,遂降",也就是說呂蒙把傅士仁當成了最大的籌碼,各種勸降語錄之后,糜芳也就中招了。

有人說,糜芳太怕死,為什么就不能拼死一戰呢?這個很好理解,因為糜芳在荊州安逸了很多年,早就沒有了當年跟著劉備在長坂之戰中奮勇搏殺的血性。所以,遇到這種兵臨城下的困難局面,一下子不知所措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像是于禁,早年間也立下過汗馬功勞,可還是選擇了在襄樊之戰中向關羽投降。這樣一來,也就理解了糜芳的做法。

更何況,糜芳當時弄不清楚荊州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因為傅士仁投降得太快了,是不是這說明荊州的士族發生了叛亂,難道是民心都歸附了孫權?這些問題讓糜芳覺得,死守江陵城就是死路一條。既然這樣,為了保命還是先投降吧。

但糜芳并不是沒有羞恥之心。在投降孫權之后,虞翻有一次羞辱了糜芳,糜芳"有慚色",可見糜芳內心并不是想主動投降。只不過,糜芳在關鍵的時候做錯了事情,導致荊州從此再也不屬于劉備了,給蜀漢造成了致命一擊。但是,從個人命運的選擇上來說,糜芳也沒有什么大錯。畢竟,求生欲是最基本的。

因此,糜芳投降孫權是為了活下去,而不是懼怕關羽的威脅與報復。那些放大關羽和糜芳個人恩怨的觀點,都沒有考慮到當時的戰爭形勢,因此難免會出現偏失。

關鍵詞: 襄樊戰役 也就是說 致命一擊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