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明朝與清朝的民族意識巔峰對決,別信電視劇了,正史給你答案!

時間:2022-03-14 20:18:20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聽一段傳奇,講一場經典,歡迎來到臺臺說歷史。

上期臺臺君說了南明第一政權--弘光政權,它僅僅堅持了八個月的時間,就被清軍鐵騎所消滅,并且之前明朝的南方5大重兵集團紛紛投降明朝,此時的明朝基本上已經完全沒有了斗爭意識,史可法甚至在遺書中都寫了"人心已去,收拾不來",想想都覺得十分悲愴。

按道理來說,一個民族的斗爭信心都快要喪失了,舉國全是投降清朝的明軍官員和士兵,那滿洲人統一整個明朝的國土似乎就在不遠的將來了,可為何之后峰回路轉?清軍占領弘光政權,也就是明朝重要的經濟區域之后,反清的熱浪突然開始暴漲,到處都是反對異族入侵的仁人志士,由此與清軍開始長期的拉鋸戰。

那為什么會這樣?這就要從清軍攻占南京,實力大增后,清朝攝政王多爾袞的一條命令說起,順治二年六月五日,多爾袞公然撕毀在入關時下達的不必剃發的命令,命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薙發。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所有的人,必須剃發,如果不剃發,就要殺頭。

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到六月十五日,多爾袞覺得還有必要再強調一下,于是又命令:"自今布告之日,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發。"這句話什么意思?就是說只要你看到這個剃發令,那就十日內必須剃發,不然就是重罪。

而光剃發也不行,剃發令下達之后僅幾個月,多爾袞也把軍民穿的衣服衣帽也做了限定"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看,這一下可算是捅了漢人的馬蜂窩了,中國自古都以儒家所學為主,"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這已經是幾乎當時時代每個人的共識。

所以立即就激起了每個人內心的民族意識,喔,原來滿洲人此時才露出他們森然的牙齒,當時的江南民眾反抗最為激烈,后來甚至引起清軍屠城,其中江陰、嘉定為最。據《江陰縣志》記載,清軍屠城后,光死尸就埋葬了13萬具,而"嘉定三屠"自然也和江陰一樣的后果。

多爾袞知道下剃發令必然會導致這種結果嗎?他其實是知道的,但這種嚴酷的民族迫害政策他也必須要做,一個黑山白水間走出的滿洲部族憑什么占據中原?他就是想從這些方面控制漢人,然后在潛移默化下達到一統。

而果不出所料,剃發令一出,整個反清浪潮到達頂點,甚至獨立作戰的流寇李自成、張獻忠的余部也歸順明朝共同抗清,還有海盜出身的鄭芝龍也不例外,這也讓眼看即將滅亡的明朝突然就注入了一種反抗的精神力量,暫且得以延續。

>臺臺君說:

>這種反清浪潮確實激起了所有軍民的斗爭意識,但,在清軍的鐵騎下,明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戰斗卻又讓人感到悲哀,以及對當時的無奈。中國從不缺乏英雄,這些真正的英雄是電視劇不能演繹出的,他們無私且高尚,但英雄的悲壯卻又讓人感嘆!那南明之后怎么樣了呢?下一期,我們說說南明永歷皇帝時的一封海外求援信。

歡迎關注、收藏:臺臺君說史,每天為您帶來一篇有趣的清朝歷史故事!

參考資料:

《清實錄》 《明史》 《清史稿》 《山陰縣志》 《侯楊方清史精講》

關鍵詞: 潛移默化 南明永歷皇帝 占據中原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