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東吳的儒將、曹魏的良將,為何都比不上蜀漢的猛將,原因有三

時間:2022-03-15 13:54:40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三國時期的東吳、曹魏、蜀漢三大政權,其實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總感覺蜀漢盡出猛將,比如三國演義中的五虎上將,都是排名超一流的武將,都為蜀漢效力,就算不說三國演義,蜀漢早期是也是猛將如云,比如整個三國中關羽、張飛兩個唯二的萬人敵都出自蜀漢。

提起東吳,沒有特別突出的將領,也沒有特別勇猛的將領,比如四大都督,周瑜是儒將,魯肅是儒將,呂蒙算一員戰將,陸遜同樣是儒將,感覺東吳文弱書生型的將領也就是儒將特別多。當然了,東吳也有十二虎臣,是十二個中層將領,在歷史上的影響以及東吳的影響,并不是太大。

劉備、關羽、張飛

提起曹魏,同樣沒有能力特別出眾的猛將,雖然曹魏人才濟濟,但是一般的將領水平都差不多,比如于禁、張遼、樂進、徐晃、張郃等五子良將,誰也沒比誰強太多,在正史上的感覺是差不多的,而且曹魏的將領很少有單獨領兵作戰的,大多都是兩個或三個將領執行同一件任務,感覺曹魏的良將特別多,但是說到猛將,以及獨當一面的大將,卻是極少的。

雖然蜀漢的猛將多,但是蜀漢政權卻是最早滅亡,當然這與他們的實力弱以及好戰的特點是分不開的。先來說說為什么蜀漢的猛將多?

曹操與許褚

第一個原因是:劉備出身低微。

劉備是蜀漢政權的開創者,三國三大政權中,只是劉備是白手起家,曹魏和東吳都不是,曹操創業靠的是家族的金錢、地位、人脈起家的,曹操就是個富二代;孫權創業靠的是他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打下的一片天地而發揚光大,孫權就是官二代。

說到劉備、曹操、孫權三人的能力,其實是都是差不多的,區別就在劉備的起點相當低,早年只能靠軟實力來吸引人才,在社會底層不斷網羅人才,劉備身邊的將領大多是從社會底層起來的,比如關羽、張飛、魏延、趙云、黃忠等人,社會底層的人想要往上爬,就得不斷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努力。

東吳四大都督

比如萬人敵關羽和張飛,這是三國時期唯二的兩個萬人敵,曹操和孫權雖然手下人才濟濟,但沒有人一個人能被稱為萬人敵,萬人敵指的軍事能力突出,打仗既能自己帶頭上,又能指揮作戰,還懂一些軍事謀略,作為從底層摸爬滾打起來的人,關羽和張飛的能力都是實戰中打出來的,相比之下,曹操和孫權手下這種人就很少,曹操與孫權手下出身豪強士族的人比較多,社會底層的人比較少或者幾乎沒有。

第二個原因:劉備手下將領少。

劉備在早期創業時,出身低,沒資源,所以手下將領非常少,只有關羽、張飛、趙云等人,因此在需要分兵或者用人之際,只能選擇相信手下將領,讓他們率領軍隊作戰,比如劉備如果需要分兵作戰時,大多數時候是讓關羽率領一路,自己和張飛率領另一路,因此關羽得到大量鍛煉,獨自率軍打仗的鍛煉,這對于關羽的能力是很大的提高。

劉備

而曹操和孫權不同,曹操對手下的大多數將領都不信任,除了本家族之外,曹操極少讓外姓將領獨自率軍作戰,總是安排2到3個外姓將領一起完成某件任務,所以這些將領就缺少獨自率軍作戰的機會,也就得不到鍛煉,孫權也是如此,很多人知道是周瑜率軍打赤壁之戰的,實際上,赤壁之戰中周瑜與程普的權力相同,官職相同,還互相制衡,不是周瑜獨自率軍完成的。

因此,缺少獨自帶兵打仗的將領成為猛將的機會也就少。

第三個原因:劉備靠信任起家。

蜀漢五虎上將

信任來自自信,劉備對手下將領的信任遠遠超過了曹操和孫權,劉備敢用出身低微的關羽、張飛等人,曹操是打著唯才是舉的旗號用人唯親,看看就會明白,曹操手下掌握兵權的是夏侯惇、夏侯淵、曹仁這樣的沾親帶故的人,像張遼、張郃這樣有勇有謀的將領,卻只能打下手,孫權同樣是如此,孫權手下的將領幾乎全部是江東的士族豪門,出身低微的將領幾乎沒有。

劉備敢用諸葛亮鎮守后方,如同劉邦讓蕭何鎮守后方一樣,把自己所有的資本交給諸葛亮管理,劉備敢用自己的部曲魏延鎮守漢中,這是益州的北大門,魏延除了才能一無所有,但劉備敢用,所以會有將領不斷給劉備賣命,同時因為得到劉備的信任而敢放手大干,這也是培養猛將的一個辦法,給他們平臺、機會,讓將領自由發揮能力。

曹魏五子良將

劉備在早期勢力最為弱小,卻一直頑強地在各大勢力的夾縫中生存,除了劉備超凡的個人能力,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劉備手下猛將厲害,主要是關羽、張飛兩個萬人敵,這都是在長期的底層戰斗中鍛煉出來的,并且得到了當時各個陣營的有識之士的贊賞,是公認的萬人敵,正是這三個原因造就的。

關鍵詞: 人才濟濟 差不多的 三國演義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