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果敢,至今不肯屈服的明朝故土,至今仍沿用著明朝習俗!

時間:2022-03-15 22:08:14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大明王朝可謂是漢族最驕傲的一個朝代,后世的評價是治隆漢唐。整個大明近300年的歷史中,始終遵守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理念。以不投降,不納貢,不和親為底線。可謂是錚錚鐵骨,自強不屈。當年明朝最后一個皇帝崇禎為了踐行天子守國門的理念,誓死不遷都南京,最后自殺殉國。

永歷末年,永歷皇帝與與少量親信逃往緬甸,失去了國家的皇帝一文不值。面對清廷的壓力,緬甸將永歷看做一塊邀功清廷的"肥肉"。1661年吳三桂率清兵十萬沖進緬甸,逼迫緬王將朱由榔交還清軍,押回昆明,不久后,一代君王永歷帝就被叛賊吳三桂絞死于異鄉。其手下士兵一部分自殺,一部分降清,一部分隱姓埋名,過著老百姓生活,最后一部分穿梭在在云南緬甸一帶,后逐漸集中到一個叫中緬邊境地區的麻栗壩(緬語:最野蠻的地方),也就是現在的果敢。當地的原住民不是這群明軍的對手,要么被消滅,要么被趕入野人山中。自此,這里形成了以南明漢人后裔為主體民族的果敢地區,開展游擊戰爭,繼續反清復明。

后來他們發展到幾十萬人,擁有強大的武力,十七世紀末,清政府在緬甸登尼設立"木邦宣慰司",但由于鞭長莫及,實際上統而不治,成為"化外之邦",果敢土司既不臣服于清朝皇帝,也不受制于緬族政府,儼然一個獨立王國。公元1897年,中英兩國勘邊定界,將果敢地區劃歸英屬殖民地--緬甸。

關鍵詞: 英屬殖民地 鞭長莫及 錚錚鐵骨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