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楊基寧
咱們都知道,晚清敗仗打的多。但大多數影視劇拍大清打敗仗,一般都是固定套路。
先是清軍貌似英勇地沖鋒,在一陣猛烈的洋槍洋炮后,硝煙彌漫尸橫遍野,最后再給一兩個被打得滿臉是血的清軍士兵特寫:飽含倔強或者不甘心的眼神,可惜最終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總而言之吧,一個比較主流的觀點是1840年以后,清軍之所以接二連三地慘敗,完全是武器裝備不行,冷兵器實在和洋槍洋炮沒法打。要是真打白刃戰清軍還是可以的。就像當年梁家輝劉曉慶主演的《火燒圓明園》,里面大清軍隊勇敢沖向英法聯軍,冒著炮火和英法聯軍肉搏,從鏡頭里那些細節處理來看,那真是不吃虧。
據說,上個世紀80年代,就真有血氣方剛的中學生,看完電影后激動地寫熱血影評,撂下話說:你們英法聯軍不就仗著船堅炮利嗎?有本事咱們白刃戰刺刀見紅。而影片里還有一幕是僧王跟巴夏禮玩摔跤,把英國人直接摔進水池子了……更是加深了這個印象。
那么問題來了,倘若真給晚清的兵勇們,在戰場上拼刺刀的機會,他們真的可以嗎?
哥薩克、廓爾喀兵,都曾給清軍白刃戰刷數據。理論上說,大清軍隊的白刃戰,是應該不差。
畢竟大清就是靠白刃戰起家的嘛,明末時,后金軍隊就有"滿萬不可戰"的美名,以少勝多血拼明軍,那是常見的事兒。
比如像明朝名將熊廷弼,就這樣描述過八旗兵(清軍)的肉搏戰能力:奴兵戰法,死兵在前,銳兵在后。死兵披重甲,騎雙馬沖前,雖死而后乃復前,莫敢退亡,則銳兵從后殺之,待其沖動我陣……
簡直就是既敢打,又會打!
等到大清入了關,成功一統天下后,這"白刃戰"能力,其實依舊不差。比如著名的中俄雅克薩之戰,雖然清軍在攻堅時吃了點虧,陷入圍城戰,但圍點打援時遭遇的白刃戰卻一點也不含糊。
當時,從黑龍江上游來了一隊哥薩克,企圖沖入城內。由林興珠率領的清軍藤牌兵負責堵截,增援之敵被消滅大半,剩下的俄軍望風而逃,而林興珠的藤牌軍竟然不損一人。
你看,面對兇悍的哥薩克,清軍的白刃戰真的是碾壓,直接是零傷亡把對手打跪,也算是給"戰斗民族"好好上了一課。
當然,肯定有歷史愛好者要質問,林興珠的藤牌兵,那可是鄭成功一手組建的,后來雖降了清軍,但不好代表清軍的戰力吧!所以要補充說明下,鄭成功為何要組建這支部隊。當年在寧德護國嶺一帶,鄭成功率軍和清朝八旗梅勒章京(副將)阿格商打了一場遭遇戰,雙方刺刀見紅決一死戰。最終阿格商陣亡,但當時的清軍的白刃戰戰斗力給鄭正功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在人數明顯占優勢的情況下,鄭軍卻吃了大虧。因此鄭成功回去后,痛定思痛,一怒之下組建了藤牌軍。可見,當年鄭成功的藤牌兵是以清軍為肉搏戰的假想敵,兩軍戰力基本在同一水平線上。
而且在康乾盛世時,清軍還有擅長肉搏戰的索倫兵。每有緊急情況,都會調用索倫兵出場。特別是乾隆皇帝派軍遠征尼泊爾,甚至不遠萬里從黑龍江調了一千索倫兵出征。幾乎重要戰役都是索倫兵打頭陣,面對同樣擅長肉搏戰的廓爾喀兵,揍得他們嗷嗷南逃。一場戰役打下來,竟然能斬賊六百,俘獲二百,索倫兵總共才一千人,能刷到這樣的數據,足見其戰斗力之強。
所以理論上說,清軍不該怕白刃戰,也完全能打好白刃戰。但殘酷的事實是,自從鴉片戰爭一聲炮響,清兵的白刃戰,從就不靈了。
寧可要飯跑路也不愿上陣,這還是彪悍的蒙古馬隊嗎?
鴉片戰爭的時候,清軍的白刃戰水平到底咋樣?可以看看早期的大角沙角炮臺爭奪戰。
1841年1月7日,英軍進攻大角、沙角炮臺,兩個炮臺地勢險要,連英軍后來也承認:"這是一個很堅強也很可怕的陣地,若是由歐洲軍隊把守,攻擊時要犧牲我們很多性命。"然而英軍在沙角登陸后,卻未遇到一點阻力。英軍沖向清軍軍營,守衛營門的士兵首先逃跑,有一百多清軍見逃跑無望,立刻跪地投降。而戰死的清兵不是在搏斗中犧牲的,而是在逃跑時被射殺的。在大角炮臺,英軍的炮火將炮臺的外墻打穿了一個洞,結果清兵"幾百幾百地從我們的炮彈打穿的洞中逃走"這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抱頭鼠竄"!
最讓人無語的是,后來英國軍官賓漢評價此戰時稱:"中國軍隊在這里比后來在這條江中的任何戰役都要堅持的好些。"這樣的抵抗,還算好的,那以后的戰斗是不是連人影都看不到了。
之前關于鴉片戰爭,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將關天培,在虎門大戰中最終為國捐軀。
但倘若看到老將軍是要如何對付手底下那些兵油子的,真是為殺身成仁的老將軍哀嘆人間不值得?
在1841年的2月,關將軍點兵入守鎮遠炮臺,結果兵丁嘩變不肯去,嚷嚷洋人船多,根本守不住,要撂挑子走人。老將軍好言相勸,他們便開始叫嚷要安家費,稱這樣才有必死的決心。老將軍沒辦法,把自己的衣服都典賣了湊齊了錢,每個兵丁發兩塊銀元,這些人才勉強進了炮臺。隨后關天培讓人鎖牢大門,不準放出一個人,結果到了夜里,就有相當一部分翻墻逃跑了。如此貪財怕死,怎么可能指望他們在戰場去拼命。
退一萬步說,要說打不過英軍,似乎也情有可原,畢竟當時英軍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裝備和理念。
但真正印證清軍戰斗力的,其實是對陣太平軍。金田起義初期的太平軍,那是實實在在的農民軍。裝備和戰斗力都是業余水平,可看金田起義后不久的獨鰲山之戰,簡直要笑掉大牙。清軍四千人進逼獨鰲山,形成合圍之勢。石達開率兩千多人乘夜佯攻后退,引誘清軍主力遠離營盤。然后派七位勇士沖擊,沒想到竟讓"整個威寧營之兵全行棄營,哄然從山頂潰下",清軍主帥副都統烏蘭泰感嘆:"一千官兵不敵七賊,實出情理之外。"
七個太平軍戰士一沖鋒,上千清軍就稀里嘩啦全都跑光了,這仗真是沒法打。
而待到太平軍渡過長江,開始那場悲壯的北伐時,所遇到的八旗軍和蒙古馬隊,真是把祖宗的臉全都丟光了
按說太平軍武器也不咋地,弓馬騎射更不是特長。畢竟都是些步戰為主"老廣西",騎射都是后天練的,清軍坐擁中原各方面的資源,再調上精銳騎兵一圍,還不手到擒來。
果然,精銳騎兵都調上了,這一次圍攻太平軍北伐部隊,以八旗馬隊為核心部隊,清廷可以說動了老本了。此時八旗馬隊包括吉林馬隊、黑龍江馬隊和蒙古馬隊。吉林和黑龍江馬隊加起來有6000人,曾是江北大營的主力,而在和太平軍的肉搏中,一觸即潰,甚至有"不及逃跑,下馬跪受賊刃者"。蒙古馬隊素以彪悍著稱,但和太平軍北伐部隊民馬雜湊成的騎兵部隊對戰時,竟然也是逃跑居多。甚至天津知縣謝子澄率軍進攻時,蒙古馬隊在后壓陣,沒想到謝子澄被太平軍士兵用長矛刺死時,數百蒙古馬隊竟然在后觀望不前,太平軍一個反沖鋒,轟然潰散。其中有的蒙古逃兵,竟然躲到天津城里,當起了沿街乞丐。
讀到這些真是唏噓啊!乾隆年間還驍勇善戰的黑龍江馬隊,如今簡直是丟人現眼。曾經強悍的蒙古騎兵,如今寧可要飯跑路,也不愿在陣前殊死一搏。
怯戰到如此地步,戰斗力如此低下,你指望鴉片戰爭能打出好結果嗎?
"清軍個頭很高,但完全不使用白刃戰!"
第一次鴉片戰爭里的廣州戰役,四天時間英軍陣亡9人,受傷68人。相對于戰役的規模,這樣的傷亡數字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但可笑的是,這居然是鴉片戰爭鎮江戰役前,英軍傷亡最大的一次。
而鎮江之戰,清軍破紀錄的成績是:以幾乎全軍覆沒的代價,擊斃了39個英軍。千萬不要覺得這個數字微弱,這可是鴉片戰爭里虎門、定海、鎮海、吳淞等戰役英軍死亡人數的總和。此時清軍"刺刀見紅"水平,也是足可以想象了
那么鴉片戰爭里的清軍,為什么白刃戰不靈了呢?
除了我們熟悉的武器代差,腐敗等原因外,看看清軍當時的訓練,有多"廢弛"就全知道了。
1859年,慶瑞新任閩浙總督,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決定要好好整飭一下部隊,特地從省標八營中挑出了一千人,每日兩操,親加督練,為此咸豐皇帝還大為贊賞,認為他一改兵勇懶散之風,頗有成效。但實際效果到底如何呢?
福建布政使張集馨受邀觀操,看完了之后直搖頭:一千人的部隊,真正實際操練的不過三四百人,因為其他人都去扛旗、吹號、敲鑼打鼓了。操練的人中臺槍不過十余桿,鳥槍不足百桿,其他人拿點短棍鐵叉,藤牌數面,喧嚷跳躍,不要說有什么實戰作用,就是單單從軍容操演來看,實在沒怎么苦練,簡直跟兒戲一樣。
這還是新官上任后,已經燒了三把火逼出來練過幾天的。那些完全"廢弛"的部隊,恐怕連最基本的一日一操都做不到,這樣的軍隊,當然是什么仗也打不了?
當然兩次鴉片戰爭后,知恥的清王朝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清軍也是鳥槍換炮,裝備直線升級。那么這樣的部隊,該知恥而后勇了吧!那就看看甲午戰爭,我們說甲午戰爭,常說北洋水師的悲壯,其實比起陸戰來,北洋水師打的那叫一個可圈可點,驚天地泣鬼神!
而大清的陸軍呢?看看日軍隨軍記者的記錄,簡直臊的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得了!
"清軍從不考慮利用地形,和使用跪射和臥射,一律使用戰射",這還好,也就是訓練不到位,戰術水平低。
"他們浪費彈藥,對少數偵察兵,也使用120mm重炮",大清國有錢,可勁造就是了。
"清軍個頭很高,但完全不使用白刃戰,每到白刃戰,他們都把子彈上膛的步槍丟棄一旁一哄而散,一溜煙的逃跑",還非得加個"個子高"的評價,這才是"高級黑",諷刺清軍中看不中用?
如果說甲午戰爭的丑態,還有日本人故意抹黑的嫌疑。那么到1900年的庚子國難,清軍那是保家衛國主場作戰,大家看的真真的,當時的清軍,也是配備了先進槍炮,彈藥也十分充足。
不得不說,以戰斗精神說,庚子國難時的清軍,精神還是不錯的,最終洋人的總結中也客觀評價:"華人此次臨戰極為勇敢,但是發槍時不專注一人,故多虛發之彈。"
總而言之開槍打不準,火器時代的白刃戰照樣不會打?因為此時再拼刺刀,和冷兵器時代已然不同,不光要求你有勇氣,還需要你對火器的熟練度。
而前文已經說了,清軍訓練廢弛已成為常態。裝備換了,兵源換了,"訓練不精"的傳統,那是真沒換。
當然,清末官場的腐敗確實直接影響軍隊戰斗精神的形成,從乾隆之后,所實行的納捐制度,不可避免的產生了諸多腐敗現象。許多將領在捐出的一官半職后,不是勤加操練部隊,而是想方設法克扣軍餉中飽私囊。
很長一段時間,清末被派到前線的兵勇,每天每人兵餉僅老米斤余,錢三十文,果腹尚不能夠?怎么能指望他們真心為這個王朝拼命?
總而言之,晚清軍隊帶給我們的印象,絕不是什么知恥后勇,而是一貫的文恬武嬉。連白刃戰都打不好的清王朝,自然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直到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完全覆滅。
參考資料:章云峰《甲午戰爭期間清軍真實戰力分析》、李曉巧《甲午戰爭中 清軍為何一觸即潰》、唐宏勝《清軍與八國聯軍之役》、尤永斌《論甲午戰爭中清軍的戰斗精神》、崔思朋 賀向艷 《從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的戰敗看清朝兵制弊端》、姜偉 張建華 王自云 《鴉片戰爭中清軍臨陣潰逃原因研究以--虎門戰役為例》、茅海建《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清軍的裝備與訓練》等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