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伍子胥慘死“內幕”:伯嚭陷害非主因,實則為咎由自取?性格所致

時間:2022-03-17 15:06:20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引言

春秋末期,吳國之所以能西破強楚、北敗徐、魯、齊,稱霸各方,離不開吳國大夫伍子胥的出謀劃策。然而,如此功臣卻遭奸臣伯嚭[pǐ]所害,被逼自盡,下場頗為凄慘。然則,要論及伍子胥慘死之"內幕",原因并非如此簡單。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為父報仇成功,大敗越軍,并將五千名越軍圍困于會稽山(今浙江紹興)。大戰在即,越王派遣謀臣文種帶著美女、財寶賄賂吳國宰相伯嚭,因此見到吳王夫差。文種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幾番訴說加上伯嚭胳膊肘往外拐的進獻讒言,夫差喪失理智,打算將軍隊撤回吳國。然而此舉卻遭到一個人的強烈反對。

關鍵詞: 吳王夫差 動之以情 咎由自取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