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法正不那么早死的話,劉備會在夷陵之戰取勝嗎,那樣還會有三國嗎

時間:2022-03-20 07:46:57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眾所周知,夷陵之戰劉備大敗,5萬身經百戰的精銳軍隊全軍覆沒,同時劉備此生,包括蜀漢政權再也沒有任何能力可以踏上荊州的土地,從此之后,蜀漢勢力徹底退入益州那個四周險要、中間是千府之國的四川盆地,直到滅亡。

劉備夷陵之戰失敗后,諸葛亮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法正還活著的話,一定會制止劉備東征孫權的,就算法正不能制止,如果隨劉備東征的話,一定不會大敗到這種地步的。諸葛亮如此看重法正,而劉備則更加看重法正。

劉備對法正的看重,如同曹操對郭嘉的看重,郭嘉也許不是曹操手下最厲害的謀士,但一定是曹操最喜歡的謀士,郭嘉善于奇謀,善于人物性格分析,善于把握曹操的心理,法正同樣是這樣的人,法正給劉備出主意,能出到劉備的心窩里,蜀漢政權誰都勸不動劉備,只有法正能準確地把握劉備的心理,并成功勸說劉備。

劉備

劉備有一次在戰爭中受挫,導致大發脾氣,敵人的箭射來像下雨一樣密集,劉備手下很多人都勸劉備暫時先退下,但劉備牛脾氣上來了,誰勸也不聽,這個時候,法正來了,法正什么話也沒有說,而是直接站在劉備前面,為劉備擋箭,這下子,劉備不好意思了,問法正為何不退下?這樣會受傷的,但是法正卻說:主公都不退,我在這里擋箭又算得了什么呢?結果就是劉備主動撤退。

法正這一招何其高明,明明一句勸說劉備撤退的話都沒有,反而讓劉備主動撤退,這就是高手,因為法正敏捷地把握住了劉備的心態,劉備只是心急而忘記了個人安危,于是法正先把自己置身危險當中,置身于劉備同樣的境界,劉備馬上就明白了法正的意思,聰明人之間交流,無需把話說透,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能明白,所以法正很深得劉備信任。

法正與張松

再一個,法正給了劉備打勝仗的勇氣和信心,劉備一生對外戰爭敗多勝少,尤其是面對曹操本人的時候,劉備是一次也沒有勝過,公元200年,劉備背叛曹操殺徐州刺史車胄搶占了徐州,曹操親自率軍東征劉備時,劉備遠遠看到了曹操的旗幟,直接棄城逃跑,連老婆孩子都不要的那種逃跑,即使在劉備一生顛沛流離中,劉備從來沒有打贏過曹操,長坂坡之戰,劉備再一次被曹操俘虜了兩個女兒,連同隨劉備一起南逃的十幾萬百姓。

可以這么說,劉備對曹操有一種深深的恐懼,如果是曹操手下的其他將領,換了誰劉備也不怕,但是如果曹操本人親自前來,劉備就怕得不得了,這是劉備常年征戰得出的經驗之談,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負擔,但是,在漢中之戰,法正幫助劉備打敗了強大的曹操,這是劉備第一次在正面戰場擊敗了曹操,這在以前,劉備是想也不敢想,現在變成了現實,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法正的輔佐。

劉備與曹操交戰

法正為劉備打漢中之戰提供了戰前、戰中、戰后一系列的預案和戰略,當曹操奪取了張魯的漢中,卻沒有乘勝進軍攻打益州之時,法正就敏銳地發現了曹操的軟肋,他認為曹操有內患,導致不能常年在外打仗或者待得時間太長,而是需要趕回中原,維持政治穩定,所以法正勸弱小的劉備對強大的曹操發動了漢中之戰,漢中之戰也是三國時期一場以弱勝強的戰役,卻是唯一一場發動者取勝的戰役。

法正在漢中之戰為劉備提供了奇謀,成功地相助黃忠斬殺了曹操留在漢中的主帥夏侯淵,這是曹操創業以來,死在戰場上最高級別的將領,夏侯淵相當于曹操的軍區司令,鎮守關中及漢中,現在被劉備所斬殺,即使是曹操親自前來,也不能改變漢中之戰的態勢,而法正中其中居首功,這也劉備對法正言聽計從的原因。

可惜法正死的太早了,法正死于公元220年,年僅45歲,這一年,關羽被殺,荊州被奪,劉備一心一意要發動東征孫權的戰爭,可惜被陸遜打得大敗,如果法正不死,或者不那么早死,晚個十年八年再去世的話,三國局勢會如何發展呢?

法正

可以肯定的是:劉備絕不會在夷陵之戰失敗。劉備一生缺少的就是謀士,稱得上真正的謀士,蜀漢政權劉備在世期間只有三個人:諸葛亮、龐統、法正。龐統已經早逝,214年在攻打雒縣時戰死,諸葛亮需要坐鎮后方,提供足兵足糧,法正就成為劉備后期唯一的謀士,如果夷陵之戰法正還活著,也不能改變劉備攻打孫權的決定,而是會跟隨劉備東征孫權。

因為攻打孫權是劉備唯一的選擇,孫權奪取了劉備的荊州三郡,等于是徹底斬斷了劉備集團發展壯大的龍脈,劉備如果不奪回荊州,就只能做個偏安一隅的割據小政權了,就算是法正活著,相信他也會支持劉備攻打荊州的,這是正確的決定,唯一不正確的就是劉備發動戰爭的時間匆忙,以及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犯了致命錯誤。

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東征孫權

一、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時間錯誤

東征孫權的戰爭應該發動,但不應該操之過急,劉備也是無奈,因為年齡大了,在世的時間所剩無幾,但是如果法正在,就會給劉備提供一個合適的時機,比如挑撥孫權與曹丕的關系,再趁機攻打東吳,因為孫權即使投靠曹丕也是暫時的,再比如打著攻打曹魏的旗號,突然攻打東吳,或者在國內休養生息一年,做好足夠的準備,同時派出大量的間諜在荊州地區活動,畢竟荊州曾經是劉備的地盤差不多十年,先做拉攏當地民心的工作,等到時機成熟再里應外合發動戰爭。

二、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犯了致命錯誤

劉備在夷陵之戰一共犯了兩個致命錯誤:

1、放棄水軍,上岸扎營。

2、在密林中駐扎。

法正勸劉備做漢中王

第一個錯誤導致了東吳利用水軍運輸大量部隊到劉備的后方形成包圍,這也是劉備在夷陵之戰全軍覆沒的原因,如果不被包圍,劉備不會遭受這么大的損失,至少可以成建制地后退。

第二個錯誤導致了陸遜利用劉備軍隊在密林中扎營而實施火攻的計劃,密林中扎營雖然能夠避暑,但不能避火啊,這是劉備最在原疏忽,也是劉備失敗的原因。

如果法正在,劉備不會犯這兩個錯誤,不僅不會犯,還會將計就計,來一個反包圍東吳軍隊,如果陸遜夠聰明的話,雙方繼續在夷陵對峙,如果陸遜大意的話,夷陵將被劉備軍隊攻破,只要夷陵一破,南郡就守不住,南郡守不住,孫權吃進去的荊州三郡就得吐出來,那樣的話,雙方又回到關羽北伐前的荊州現狀,但是關羽不在了,蜀漢也失去了一位可以坐鎮荊州的大將,如果局勢繼續發展下去,仍然是三國鼎立的狀態,但是對于劉備之后的蜀漢來說,只要把荊州留下,將是曹魏的災難。

關鍵詞: 夷陵之戰 漢中之戰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