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三國最慫的虎威將軍號稱名將,卻被關羽活捉,羞愧而死

時間:2022-03-20 09:30:22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三國時期,魏蜀吳都有自己的"虎威將軍"。蜀漢的趙云在漢中之戰中,率領數十名騎兵沖擊曹操的大軍,堪稱勇猛;東吳的呂蒙在濡須之戰中,擊退曹操的四十萬軍隊。與趙云、呂蒙相比,魏國的這位虎威將軍則要遜色不少,雖然號稱名將,但卻被關羽生擒活捉,被打得全軍覆沒,最后羞愧而死。那么這位"虎將"到底是誰呢?

話說劉備有"五虎上將",而曹操有"五子良將",曹魏的這位虎威將軍就是"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根據史料記載,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泰安人。黃巾起義爆發后,于禁參加了鮑信的軍隊,也就在這個時候,他認識了鮑信的好友曹操。鮑信死后,于禁一度在王朗在麾下,在王朗的推薦下,"太祖召見與語,拜軍司馬"。

此后,于禁跟隨曹操征戰四方,屢立戰功。在徐州之戰中,于禁"攻廣戚,拔之,拜陷陳都尉";在濮陽之戰中,于禁"別破布二營于城南,又別將破高雅于須昌","從攻壽張、定陶、離狐,圍張超於雍丘,皆拔之"。"從攻張繡于穰,擒呂布于下邳",可以說于禁是曹操手下的重要將領之一。

曹操與袁紹開戰后,劉備趁機在徐州起兵,曹操當即命令于禁堅守官渡,自己率領大軍征討劉備。面對袁紹的攻勢,于禁一方面堅守官渡,另一方面還主動出擊,與樂進率軍幾千軍隊偷襲袁紹別部,"焚燒保聚三十余屯,斬首獲生各數千,降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官渡之戰后,于禁被加封為偏將軍。

當時,曹操每次出征的時候,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于禁等人"咸遞行為軍鋒,還為后拒"。于禁治軍嚴明,"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深得曹操的信任。建安十一年,曹操稱贊于禁等人,"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

于是,曹操以漢獻帝的名義加封諸將,其中張遼被封為蕩寇將軍,樂進被封為折沖將軍,而于禁則被封為虎威將軍。曹操成為魏王后,于禁也得到了提升,"遷左將軍,假節鉞,分邑五百戶,封一子列侯"。就在于禁達到人生巔峰的同時,卻迎來了致命的打擊,他用了三十年時間積累起來的名望毀于一旦!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率軍北伐,攻打曹仁鎮守的樊城。曹操聞訊后,立即派于禁率領七軍,共三萬余人前去救援。按理說于禁用兵三十多年,經驗豐富,而且還是名將,但卻卻犯了一個錯誤,將軍隊駐扎在低洼之處。結果這個機會被關羽抓住,才有了"水淹七軍"的典故。關羽殺死了寧死不屈的龐德,而于禁卻選擇屈膝投降。

曹操聞訊后,感慨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后來東吳偷襲荊州,將于禁救了出來,孫權派人將其送回曹魏。此時曹操已死,即位的曹丕雖然表面上對于禁很好,"拜為安遠將軍",但卻將關羽擒于禁、斬龐德的畫像放在曹操的陵寢。當于禁前來拜謁時,正好看到了這一幕,羞愧難當,"慚恚發病薨"。

參考資料:1.《三國志》;2.《資治通鑒》

關鍵詞: 虎威將軍 五子良將 資治通鑒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