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朱棣麾下頗多良將,為何他要五次親征漠北?最后竟死在征途中

時間:2022-03-21 12:05:01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明朝建立后,蒙古貴族退居大漠以北,經過幾次追剿戰役,成吉思汗的后代逐漸沒落。蒙古草原勢力重新洗牌之后,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個部落。這三個部落經常混戰,時不時地,也到明朝這邊牽兩只羊,順幾匹馬。

大明的領導對他們也是能哄就哄,實在哄不好再打,盡量保持相安無事。

永樂七年(1409),朱棣派人到韃靼去訪問,韃靼當時是腳踢瓦剌,拳打兀良哈,一時間稱霸整個漠北,所以沒把大明領導派來的使臣放在眼里,當作小雞一樣就給殺掉了。

朱棣大為惱怒,派大將丘福率軍10萬攻打韃靼。丘福輕敵冒進,結果全軍覆滅。

1410年二月,朱棣率領五十萬大軍,開始第一次御駕親征。此次征討韃靼,特備武剛車(一種有圍有蓋的戰車)3萬,運糧約20萬石隨大軍出發。

五月,明軍在斡難河(今鄂嫩河)遇到韃靼可汗,朱棣親自指揮猛攻。韃靼可汗還以為像過去一樣,憑一時之勇就能占到上風,可是這回不行了,今個來的不是對手,是索命手啊!

明朝五十萬大軍鋪天蓋地,可汗看到形勢緊迫,丟下老婆孩子,丟下大部隊,只騎上一匹快馬就逃走了。

韃靼太師阿魯臺帶了一路人馬,企圖打朱棣的埋伏,他這點小伎倆,好比螞蟻要給大象下絆,十足的不自量力。挨了一頓揍之后,阿魯臺也學他的領導,拋棄了部隊獨自逃走。

朱棣第一次北征勝利班師了。

經過這一戰,韃靼算是滅火了,瓦剌部落趁機踩在韃靼頭上,殺死了韃靼可汗。阿魯臺走投無路,只好向明朝投降,朱棣給他封了個和寧王,希望他給蒙古人帶個好頭。

瓦剌挺直腰桿后,不禁蠢蠢欲動起來,也想到大漠以南撈點油水,結果也被朱棣給收拾了。但是這一次明軍也傷筋動骨,損失了好幾位猛將,三五年之內不能再"劇烈運動"了。

阿魯臺投降后,在明朝的庇護下休養得膘肥馬壯,現在看到瓦剌受到重創,他開始伺機報仇。我踩,我踩,我使勁踩!把瓦剌家那幾頭蒜全都踩扁了。

沒多久,阿魯臺又控制了兀良哈部落。漸漸地,他覺得自己翅膀硬了,就想脫離明朝的管制,開始吃里爬外。他先是小打小鬧地偷點搶點,朱棣睜只眼閉只眼也就過去了。阿魯臺看大領導沒什么反應,就得寸進尺,搶東西還不滿足,開始搶城池了,他就像一只綠豆蠅,在大領導的后腦勺嗡嗡直響。

大領導又被激怒了,開始第三次親征。阿魯臺知道朱棣的厲害,他不與朱棣正面沖突,而是玩起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的游擊戰術。朱棣揮舞著巨大的蒼蠅拍,卻總是打不著這只綠豆蠅,那滋味,也夠心煩的。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漠北又追擊了半年,這已經是第五次出征了,連阿魯臺的影子都沒看到,朱棣感到身心疲憊,決定撤回老家。

七月十六日這天,朱棣得了急病,但他強打著精神,不讓軍隊停下來,仍然全速撤軍。第三天,明軍走到榆木川(內蒙古東烏旗一帶),朱棣一口氣沒上來就歸了天。

大領導死在外面,很容易出亂子,既要防止蒙古人偷襲,又要防止國內的陰謀家們乘機政變。幾個近臣隱瞞了朱棣的死訊,他們把軍隊里的漆器收集起來,熔化成一口棺材,把領導裝殮進去,安放在領導平時乘坐的大車上,拉起帷幔。

幾個人每天一如既往地向大領導請安,給大領導送飯。小干部不能靠近大領導,遠遠地看著這幾個心腹像平常一樣,在領導的車前點頭哈腰,誰都沒有懷疑。

他們又抽出兩個人趕回北京向太子朱高熾報信,讓朱高熾做好繼位的準備,這樣一路平安無事地把大領導運回了老家,還沒等陰謀家們反應過來,朱高熾就順利地接管了朝政。

關鍵詞: 御駕親征 傷筋動骨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