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卷云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正統十四年七月,瓦剌分四路向明朝進攻,脫脫不花進攻東路;別將進攻甘州;中路分為兩隊,一隊由阿刺直攻宣府圍赤城,另一隊由也先親率大軍進攻大同。
"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大同參將吳浩戰死于貓兒莊,前線敗報不斷傳到北京。
太監王振這時便煽動、挾持,22歲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便勸阻明英宗朱祁鎮不宜出征。吏部尚書王直更是率領群臣勸諫,朱祁鎮聽信王振的讒言,一意孤行,執意親征。
結果,明英宗朱祁鎮成了瓦剌的俘虜,明朝的精銳幾乎全軍覆沒,英國公張輔、奉寧侯陳瀛、駙馬都尉并源、平鄉伯陳懷等六十多位大臣戰死。馬匹死亡二十多萬,糧餉輜重被毀無數。
土木之變對明朝產生很大的影響
首先,明英宗是在王振的慫恿下率領五十萬大軍,北伐蒙古。這五十萬軍隊可是明朝的精英部隊,這些軍隊被瓦剌全部消滅,讓明朝差點滅亡。
除了部隊,朱祁鎮把滿朝的文武大臣都帶到前線去了。這些治世能臣還有武將回來的不多,朝堂也是空空如也。
土木之變瓦剌俘虜了朱祁鎮,瓦剌便用朱祁鎮威脅明朝,這個時候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等聯合起來,一塊請求孫太后,立朱祁鈺為皇帝,瓦剌人手中的朱祁鎮便失去了意義。
孫太后從大局考慮,便讓朱祁鈺繼承皇位,于謙果斷立新君,取得了京師保衛的勝利,也拯救了朱祁鎮的性命。瓦剌內部就有矛盾沖突,為了向明朝示好。在景泰元年,把朱祁鎮送還給了明朝。
朱祁鎮回到明朝以后,也沒有打算復辟,他之前想見見他的妻子,他只是想老老實實的活下去。朱祁鈺卻把他哥哥關押在南宮,有錦衣衛看守,朱祁鎮的身邊只有太監和妻子錢皇后。
朱祁鎮在南宮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朱祁鈺還殺害了朱祁鎮唯一的親信太監,慢慢的朱祁鎮便開始痛恨朱祁鈺。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
朱祁鈺的重臣石亨看到,朱祁鈺病重。石亨便想復立朱祁鎮,從而獲得更大的權力,石亨便找來徐有貞、曹吉祥、張輒等人,開始計劃復辟朱祁鎮。
朱祁鎮成功復辟以后,石亨和徐有貞聯合起來,彈劾于謙,并誣陷于謙,朱祁鎮聽信讒言真把于謙給殺掉了。
二次稱帝以后,朱祁鎮又當了八年皇帝。在他臨終之前,廢除了朱元璋建立的宮妃殉葬制度。但是他的兒子憲宗,卻給他高度評價,《明憲宗實錄》記載:"皇考仁同天子,""邁往圣之英武,""系四海歸心,""功德之盛于無窮。"
縱觀朱祁鎮的一生,有兩大污點。第一信任宦官太監王振,發生了土木堡之變,差一點斷送了大明王朝。第二恩將仇報把于謙給殺害了。
朱祁鎮他的兒子朱見深登基以后,朱見深便把朱祁鎮的功德放大,文淵閣大學士李賢還專門寫了一卷《天順日錄》,來歌頌英宗。
朱祁鎮能夠洗白,完全是因為他的兒子朱見深,不然他的歷史地位只能與阿斗為伍。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