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誰更勝一籌?

時間:2022-03-24 10:54:37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公元249年,一場高平陵事變讓司馬氏窺伺到曹魏帝國最高寶座的誘惑。然權力未穩,司馬懿旋即病逝,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先后繼承執政之位,將權力牢牢的掌控在司馬氏的手里,終至司馬代魏而立。然而,司馬氏兄弟,誰更強一些呢?誰又為帝國埋下了更深的伏筆呢

司馬氏兄弟,有一件事可以清晰的看出高下:高平陵事變前,司馬懿找來兄弟倆,叫兩個兒子一起參與,司馬昭知道后每天都睡不好覺,走路腿都在篩糠;而司馬師談笑自若,飲食睡眠都跟平常一樣。可見至少在膽識方面,司馬師是強過司馬昭的。

西晉的實際奠基人-司馬懿

但司馬昭比司馬師小三歲,所以心智成熟略有相差也可以理解,所以也不能完全看同一時期,作為一個執政者,兩兄弟也都有過人之處,兩人共同完成了從曹魏接手政權的人物。我們可以全面分析他們執政過程的成就來分析,先看看兩人執政成就:

司馬師

249年,高平陵政變成功。251年,司馬懿死,司馬師任魏國撫軍大將軍,掌握朝政。但此時朝中暗流涌動,司馬氏初掌權,司馬師本人在司馬懿時代不過是小小的中護軍,鎮不住朝中大臣。司馬師剛柔并用,恢宏大度,很快就將魏國政權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里。252年冬,司馬師進位大將軍。

1、司馬師的軍事才能:第一戰,253年,吳國太傅諸葛恪進攻合肥。眾臣都擔心諸葛恪要全面進攻,想要分兵據守各處。司馬師一眼看出厲害所在,指出諸葛恪剛剛領政,根基未穩,想要憑借戰爭威望,因此不會分兵各處,一定會全力進攻合肥,不會轉攻他處,同時諸葛恪投重兵于絕境,堅城之下難以攻克,久之軍心必墮。因此決定后發制人,派軍固守合肥。等到諸葛恪軍疲之后,再主動出擊,斬首萬余人。此戰也間接導致了諸葛恪下臺和吳國內亂。第二戰,淮南二叛。

255年,毋丘儉和文欽聯合叛亂,并將兒子送到東吳為人質。司馬師督大軍討伐,分別派王基監視,諸葛誕功其老巢壽春,胡遵領兵斷絕其回壽春的歸路。另派鄧艾率軍佯敗誘敵,自己統帥大軍一擊而敗之。母丘倹和文欽逃亡東吳。

司馬師

2、司馬師的氣度:做大事者,不僅要能力突出,更重要的是有知人之明,有寬宏的氣度。252年,東興之戰。司馬師聽從諸葛誕的意見僅供東吳,以司馬昭為監軍。后來東興之戰敗績。眾人請求懲罰諸葛誕。司馬師說,是自己判斷失誤,因此只懲罰了自己的親族司馬昭,而其他參戰人員只是對調了防區。

254年,魏帝曹芳不滿司馬師專權,暗令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廢除司馬師。被司馬師發覺,司馬師夷三人的三族,卻沒有動曹芳,后來廢曹芳也沒有殺他??梢娝抉R師還有有一些氣度的。

司馬昭

與司馬師積累了相當多的政治軍事經驗不同,高平陵之變后,司馬昭才嶄露頭角?;茨现儠r,司馬昭為中領軍,鎮守洛陽。司馬師因文鴦襲營,驚懼過度,病重而死。司馬昭往許昌奔喪,后用鐘會之謀自己率領大軍回洛陽,粉碎了魏帝曹髦奪權陰謀。255-265年,經過10年的經營,完成了權力的更替,為司馬代魏做好了一切準備。

司馬昭

1、司馬昭的軍事才能:司馬昭的軍事生涯主導的戰爭并不多。253年,姜維入侵隴右,司馬昭帶兵成功抵御。255年,司馬師死后,司馬昭繼續評定淮南諸葛誕、文欽等人的叛亂,仍然采取后發制人,圍點打援的策略,成功打敗吳國援軍,分化文欽、諸葛誕,平定叛亂。263年,出兵三路滅蜀,司馬昭只是坐鎮長安,具體軍事行動都是三路指揮鐘會、鄧艾、諸葛靚完成的,平定鐘會叛亂也是監軍衛瓘完成的,并沒有司馬昭的具體指令。

2、司馬昭的氣度:司馬昭善待蜀國降臣,但是為了加快權力的過渡,制造了相當的政治高壓。平蜀戰爭,鄧艾鐘會之死可以說跟司馬昭的猜忌有很大關系。蜀國敗亡后,司馬昭聽信鐘會讒言,押解鄧艾回京。鄧艾路上被田續殺死,鐘會也在蜀中叛亂,司馬昭猜忌鐘會,親率大軍到長安,雖然說明其知人之明。既然不信任鐘會,又如何要委派大軍給他?既然知道鐘會會叛亂,又為何要聽其言,不用鄧艾制約鐘會?可見司馬昭全是用權謀之心度二將,令其相互制約,又都不信任。

司馬昭部下成濟弒殺曹髦

同時曹髦被殺之事對司馬氏的信譽影響極大。雖然不是司馬昭親自殺死,但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卻被深深地印在了世人的心里。后來竹林七賢的事跡里面多可以看到,士大夫很多已經在司馬氏的政治高壓下避世,不與司馬氏為伍。這甚至直接導致了魏晉清流的流行,很多士大夫不愿意出來為官,在任的官員也以游山玩水為樂,不愿參與實際政務的處理,奉行不做事就不會錯的原則。

因此司馬昭的氣度狹隘對后世的簡介影響極大。

司馬家三位奠基人

綜合分析,司馬昭軍事才能或可與司馬師比肩,然而司馬昭的氣度卻比司馬師差很大一截。也是司馬昭讓魏晉士大夫的轉向更加迅猛。可以說華夏魏晉的衰敗,司馬昭是要負責任的。

關鍵詞: 軍事才能 知人之明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