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諸葛亮究竟是軍事天才還是庸才,為什么他五次北伐都無功而返

時間:2022-03-24 14:42:23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你是怎么看的?歡迎在底下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您,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其實,世界上的軍事家有兩種:一種叫戰略家,另一種叫戰術家。

戰略家是指能夠對整個戰爭的布局、走向及前景作出預判。戰略家知道整個戰爭該怎么打,聯合誰反對誰;戰爭會打成什么樣子,有什么后果;戰爭在打的過程中會出現什么問題,該怎么來應付。

戰術家是指在一場具體的戰斗中,怎樣激勵士氣,怎樣排兵布陣,怎么打心理戰,設置什么樣的圈套和計謀等等。

拿漢初三杰的張良和韓信來說。張良就是一個典型的戰略家,韓信則是一個典型的戰術家。當劉邦被項羽攆到漢中的時候,灰心喪氣。張良對整個國內大局給劉邦作了分析,讓他要以漢中為根據地,暗中積累糧草和兵卒,等待天下有變。而韓信則是在具體戰役中指揮作戰。比如背水一戰、暗度陳倉、多多益善等等,這些都是具體的戰術安排。

很多人在理解軍事家的時候,往往忽略戰略家,認為戰術家才是真正的軍事家,戰略家不算。殊不知,沒有戰略家對戰爭宏觀的把控,就算有一場兩場戰爭的僥幸勝利,最終也只能走向死胡同。

太平天國的失敗和李自成起義的失敗,可以說,他們并不缺乏戰術家,但是缺乏一個杰出的,能把控整個戰爭布局和走向的戰略家。

而諸葛亮無疑就是一個杰出的戰略家。

諸葛亮在隆中向劉備分析天下大勢的時候,做的其實就是一個精心的戰略安排。他讓劉備拿益州,得漢中和荊州,以益州為根據地,以漢中和荊州為兩個箭頭,等待天下大局變化的時候,消滅曹魏和東吳,實現全國統一。而事實上,最后的戰爭走向,一直是按照諸葛亮的預判來推進的。

諸葛亮對如何處理和東吳關系,一直是非常謹慎的。只有聯吳抗魏,才會取得成功。但是關羽守荊州時,破壞了諸葛亮的戰略安排,過早地憑一己力量對抗曹魏。同時在荊州問題上,對東吳過分強勢。結果造成東吳與曹魏聯合,共同打擊蜀軍,造成荊州丟失,關羽戰死。

關羽不能不說是一個不錯的戰術家。能實現水淹七軍,就是他戰術能力強的表現。但他不是一個好的戰略家,對諸葛亮的戰略安排理解不透,最后造成諸葛亮一個中心兩支箭頭的布局,丟掉一支箭頭。最后在劉備去世后,諸葛亮又一次修補了與東吳的關系??墒?,向東發展,已沒有可能。

包括諸葛亮平定南方,讓后方穩定,都是他作為杰出戰略家的表現。

有人可能會說,諸葛亮也許前期是杰出的戰略家,但是后期五次北伐,卻是一個錯誤。他這樣做,是窮兵黷武,勞民傷財,是對蜀國進行了過度的消耗,導致蜀國速亡。

我認為這種指責是不對的。恰恰堅持北伐,不但不是窮兵黷武,反而是一種非常正確的戰略選擇。為什么這些說呢?

首先,諸葛亮選擇北伐的時機是最恰當的。一是諸葛亮修好了與東吳的關系才北伐的。東吳基本上不會在蜀國的東邊形成新的威脅。二是諸葛亮是先平定了南方再北伐的,南方也不會形成麻煩。三是諸葛亮是安頓好朝中事務再北伐的。四是諸葛亮是落實了糧草再北伐的。他在北伐的同時進行了屯田,同時還用木牛流馬解決了蜀地出兵最不容易解決的糧草運輸問題。五是曹魏在出現了權力交替的時候再北伐的??梢哉f,諸葛亮所選的時機都是對的。

其次,諸葛亮不能不北伐。中國歷史上,蜀漢政權建立了有近十個,除了主動出擊的劉邦,其它都被滅了。也就是說,如果不主動出擊,蜀漢政權絕對是長不了的。而被滅掉的這些政權,基本上都在諸葛亮之后。可以說,諸葛亮是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的。

當然了,諸葛亮是軍事家中的戰略家,但并不是杰出的戰術家。或者也可以這么說,他手下沒有戰術家。第一次北伐,其實是最好的機會,但是因為缺乏戰術家,因為連最好的戰術家馬謖都是一個笨蛋,結果把最好的一次機會喪失。

(參考資料:《三國志》)

關鍵詞: 就是一個 窮兵黷武 主動出擊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