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甲午戰爭前清政府到處缺錢,《馬關條約》的賠款從何而來

時間:2022-03-25 15:31:38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在甲午戰爭戰敗以后,清政府不得不和日本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根據條約約定,清政府需要割地賠款,其中賠款就達到了2億兩白銀,分8次在1902年付清。加上雙方約定,在清政府賠款交清前,日軍將繼續駐扎威海衛,每年清政府需要支付50萬兩駐軍費。此后的《遼南條約》又約定清政府支付3000萬兩贖遼費。以上各項累計,加上利息,那么清政府到1902年,將實際支付25472萬兩白銀。

所以自1985年起到1898年,清政府陸續向沙俄、法國、瑞士、英國、德國等國借款,向日本支付了32900980英鎊的賠款,提前4年還清了賠款。算下來的話,省下了大約100多萬兩的利息和200萬兩的駐軍費。

關鍵詞: 割地賠款 喪權辱國 需要支付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