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同樣是俘虜,為何關羽要斬龐德而納降于禁

時間:2022-03-28 16:46:01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作為三國第一武將,關羽的成名之戰一是斬顏良,二是水淹七軍斬龐德擒于禁。憑借這兩個事跡,關羽有拿下三國第一武將稱號的實力。那問題來了,為何是于禁投降,而龐德被斬首了呢?

于禁作為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可以說是至關重要的。拿住于禁如果斬首了,豈不是對曹軍最大的威懾?那為何關羽會放于禁一條生路呢?其實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一方面是于禁本身怕死,接受了關羽的勸降,另一方面是關羽跟于禁本身關系很好的緣故。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否?在中原混戰的時候,曹操曾俘虜關羽并封其為漢壽亭侯,之后關羽仍舊念念不忘劉備,先是斬顏良,然后回歸劉備的故事。

雖然過五關斬六將是《三國演義》虛構的,但是曹操對關羽還算仁慈,沒有派人去追。所以對于關羽,也難免會念及曹操當年的恩情,而對于曹操的親信大將于禁網開一面。況且本身關羽、張遼、徐晃、于禁等人,當年在曹操底下共事過,交情本身不淺,自然會心心相惜,對于禁加以游說,勸其投降。

況且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于禁都能投降劉備了,這無疑能給劉備的人才招攬計劃,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好名聲。相反,殺了于禁反而不如讓于禁投降而來得有威懾力。

不過于禁投降,也落下一個晚節不保的壞名聲。甚至連太祖也不免感嘆,認識于禁三十余年投降了,而新招納的龐德卻能保住名節。從此之后,于禁也就淡出歷史舞臺了,因為劉備這方也不敢重用他。

在殘酷的戰爭中殺降納降都是常見的事情,殺害俘虜將領也順理成章。龐德的名氣、官職、威望顯然遠遠是比不上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是屬于輔助于禁的曹軍將領,殺了也不會覺得可惜。

至于關羽也勸降過龐德,一是人才戰略所致,二是龐德曾經是馬超部下這層關系作祟。所以關羽在這層面上已經是很對得起龐德與馬超了,可以說盡到了該做的道義。但是偏偏龐德這人作死,說了三句話激怒了關羽,使得關羽不得不殺他。

第一句話,直接罵關羽是"豎子"。關羽本來就是有血性的漢子,罵的這么直白,你以關羽的性格怎么可能能忍住不殺龐德呢?

第二句話,夸自己的主公曹操威震天下,然后罵劉備庸才。如果說罵關羽自己能忍,但龐德這缺德鬼罵關羽托付一生的主公與兄弟劉備,對于忠心的關羽還能忍得住嗎?

第三句話,說自己寧愿做國家的鬼,也不做敵人的降將。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自龐德投降曹操以來,已經是認可他做主公了,馬超早就拋棄了,不再惦記。沒有了馬超這個免死金牌,關羽也不用對他客氣了。既然你這么想死,那就成全你吧,不用謝我。

這三句話,每一個都足以致龐德于死地,層層遞進,激怒關羽的效果奇佳。不僅如此,在交戰之前,龐德就跟左右透露過,跟關羽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透露著狠勁。要說龐德自大,也有點過頭,實際上他也具備一定的軍事能力,勇氣可嘉。這種敵人,往往是劉備的軍隊所忌憚的,一旦俘虜了,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殺掉,免得后患無窮。

反觀于禁,被俘虜后,低調得很,關羽讓他投降就立馬投降,這對于本來就有交情的關羽,自然是歡喜不得。所以基于這些原因,于禁活了下來,龐德死了。

關鍵詞: 五子良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