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民權深度揭秘:大宋開國帝王的千年往事

時間:2022-03-30 21:40:08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在豫東民權縣黃河故道蜿蜒流過的地方,林海莽莽、郁郁蔥蔥、遮天蔽日、百鳥翔集;一灣灣湖水千頃澄碧、煙波浩淼、水天一色、漁舟唱晚。近日,筆者偶讀宋史得知,在這碧水綠林間,竟藏著一段大宋開國帝王的千年往事。

一千多年前,五代十國的后周和大宋時期,這里隸屬開封府考城縣(縣城遺跡在今民權縣林七集西南3里處)。北邊是開封府直流渤海的濟水和五丈河,南邊是開封流經睢州(今睢縣)、宋州(今商丘市)連接江南揚州的汴河。此處為古汴水(今古宋河),往東流經宋州(今睢陽區)直通徐州連接京杭大運河。古汴水蒼茫,商船如梭,百里長堤,綠柳含煙。古汴水兩側,是綿延數百里的稀疏樹林。古汴水北側,是開封府經過考城縣通往宋州歸德府的官道。這條官道,是后周禁軍最高統領殿前都點檢兼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往來巡邏的必經之路。在林中一塊近百米的空曠地段上,他熏烤林中野味,暢飲葡萄美酒,義結四方豪杰;他飲馬古汴水,揮舞盤龍棍,盡顯豪情萬丈之勢。后周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趙匡胤黃袍加身成為大宋開國皇帝。因其發跡于"宋州",遂改國號為"宋",并改年號為建隆。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期間,一方面致力于統一全國,先后平定荊南、武平、后蜀、南漢、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另一方面是整治朝綱,重視農桑、植林育果,發展經濟。因長期戰亂,加之黃河、汴河等水域經常泛濫,淹沒莊稼,沖毀村莊,致使中原黎民百姓居無定所。宋太祖建隆三年十月,朝廷遂下詔疏浚河道,并詔令沿黃河、汴河兩岸的州縣,廣植"榆柳及土地所宜之木",以加固河岸、堤壩,保護生態環境。宋太祖還欽定每年清明節前為植樹日,并親率朝廷文武百官駕臨古汴水兩岸舉行開植儀式,令天下黎民百姓效仿。朝野上下大小官員率先力行,各州府紛紛響應,植樹造林,蔚然成風。

關鍵詞: 黎民百姓 蔚然成風 水天一色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