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蕭何誅殺韓信后,劉邦賜他500衛兵,一瓜農提醒到:你大難臨頭了

時間:2022-03-31 07:47:54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韓信之死,是否有劉邦的命令不得而知,但從這一則記載來看,是蕭何殺死韓信以后,被劉邦拜為相國,可謂是感激蕭何不已。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剛從項羽陣營投奔到劉邦陣營的時候,韓信并沒有受到重用,于劉邦被封蜀漢地區時同其他將領一起逃跑。當時,蕭何極為器重韓信的才華,所以急忙離開漢營去追韓信,沒有給劉邦打報告,讓劉邦認為蕭何也逃跑了。

等蕭何回來的時候,劉邦氣得哭笑不得,看著蕭何如此器重韓信,他也開始將目光關注到韓信的身上。正因為這一件事,韓信在后來才成功地被劉邦拜將,造就許多軍事奇跡。

然而,幫助劉邦打得天下以后,劉邦開始清算昔日的戰將,韓信作為漢營最有才華和成就的將領,首當其沖。在劉邦下手之前,蕭何首先對韓信下手,讓劉邦感激不已。事成以后,劉邦將500名士兵派去保護蕭何,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與他們三位相比,劉邦一無所長,但就算是如此,也能穩穩地打天下,可謂是一個奇事。建立漢朝后,劉邦先是整頓朝綱,后清除異姓王勢力,提出"

韓信死后, 呂后對蕭何大為贊賞,在外面征戰的劉邦則傳回旨意,特別嘉獎蕭何。據《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劉邦將作為丞相的蕭何封為相國,派一個都尉和五百名士兵作為他的貼身侍衛。

對于這部分的解讀,許多人認為,蕭何是殺了韓信以后,才得到的封賞。那么,將自己極為器重的人殺死,會不會也引起劉邦的質疑?

蕭何為什么要殺韓信?

不過,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劉邦不得不緊緊地握住韓信,一旦韓信反叛,那將是致命性的打擊。

盡管早就有殺韓信的心,但劉邦并不敢這么做,更不想背殺死韓信的黑鍋,所以只能靜觀局勢的發展。

信號已經如此明顯,作為劉邦親密戰友的蕭何不可能什么都沒有看到,為確保劉邦意圖的準確性,他特別找到呂后確認,得到呂后的肯定以后,才對韓信下死手。

這一舉動對蕭何有兩個目的,

因此,蕭何固然得到劉邦的肯定。聽到蕭何成為相國后,許多溜須拍馬之人都紛紛到蕭府道賀。

瓜農的警告

蕭何見過許多大場面,暴躁的脾氣早已收住,在喜氣之日里見到穿喪服者難免有一些晦氣,但蕭何內心似乎已經知道什么,所以沒有讓人將瓜農趕走。

只見瓜農對蕭何說:

瓜農看到蕭何似乎已經明白,所以半點破地說,殺死韓信必非見功立業,但卻受到劉邦的封賞,說明劉邦并不愛惜自己的部下,說不定哪一天又拿哪一位大臣開刀。

也許,瓜農能說出這一句話,是受到張良的指使。自從韓信被殺后,張良不再過政事,經常深居簡出,很少與他人來往。韓信是劉邦最大的障礙,他倒了以后,第2個人應該就是張良,而張良已經有了對策,那么接下來的必然是蕭何。

可見,劉邦不在的時候,蕭何完全可以取代劉邦管理大局。那么,如果蕭何具備一定力量,是否就可以直接取代劉姓家族?對于這個問題,劉邦不會沒有想到。

在平日里,劉邦就一直表示對蕭何的寵愛,允許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諸親王見到劉邦以后都必須跪拜,蕭何只是和劉邦打天下,憑什么會獲得這一份待遇?以劉邦自私自利的個性來看,他一般喜歡將羊養肥了再殺。

由此可以想到,劉邦不斷地捧蕭何,還給他配備極為特殊的衛隊,其實并不是對蕭何的器重,而是讓衛兵們監督蕭何,以待有利的時機下手。

結語

在中國的封建史上,只有少數的皇帝不殺死開國功臣。第1個是秦始皇,第2個是李世民,其他的皇帝都會對開國大將大膽出手。

參考資料

《史記》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關鍵詞: 敗也蕭何 成也蕭何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