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土木堡之變后,明朝迎來一位“中興之主”,讓明朝再次強盛

時間:2022-04-01 16:42:23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土木之變,亦稱土木堡之變、土木之禍,指發生于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9月1日)第四次明英宗北伐時,朱祁鎮因情報失靈兵敗瓦剌的事變。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師也先襲擾明朝邊境,明英宗朱祁鎮和王振親率二十萬大軍出征,計劃從大同北上,與瓦剌在明朝邊境決戰。

當然,雙方沒能展開正面交戰。但是,明朝大軍返回的過程中,遭遇瓦剌多次襲擊,先有吳克忠部后拒被殲滅,后朱勇率領大軍約四、五萬人,在鷂兒嶺慘敗全軍覆沒。余下部隊移師于土木堡被瓦剌襲擊,明軍戰敗,傷亡過半,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等大臣戰死。

在土木堡之變后,雖然于謙等人全力防守,擊退了瓦剌對于明朝都城的進攻。不過,不管怎么樣,明朝初期組建的精銳力量,都在土木堡之變中損失殆盡了。并且,在土木堡之變后,朱祁鈺、朱祁鎮爭奪皇位所引發的內亂,同樣加劇了明朝國力的衰落。在此背景下,如果沒有一位中興之主出現的話,明朝的滅亡時間將會明顯提前。當然,在這個關鍵時刻,明朝迎來了一位中興之主,此人勵精圖治,總算讓明朝再次強盛,這也是明朝能夠存在276年才滅亡的原因之一。

關鍵詞: 的原因之一 爭奪皇位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