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他的人品低劣,卻發明了無數東西,一項發明更是讓中國領先千年

時間:2022-04-02 08:52:56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說到宦官,我們大都想到一些不好的詞匯,例如:宦官干政。歷史上也出現了很多宦官禍亂朝政的例子,但是有三個宦官卻青史留名被后人敬仰歌頌,他們就是:司馬遷、鄭和和蔡倫。每個人都對他們的名字耳熟能詳,特別是蔡倫,作為一個發明家,他的造紙術讓中國領先于世界1000年,使得教育飛速發展,文化得以傳播和傳承,但是他的一生卻毀譽參半。

我們今天看到的蔡倫的畫像是一個面白沒有胡須的男子,因為他是一個太監,卻創造出了震驚世界的發明。和蔡倫響亮的名號相比他的人生卻是充滿了傳奇,他出身于東漢時期的一個普通的冶鐵家庭,史書上雖然沒有描述他的家境到底如何,但是家里的家底還是比較殷實的,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蔡倫可能是自愿入宮做太監的。因為很多太監都是從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就走上了這條道路,蔡倫入宮做太監的時候已經15歲了,所以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也未可知。

蔡倫一直都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在宮里特別擅長察言觀色,短短的一年時間就做到了"小黃門"的位置,之后又升到了黃門侍郎,雖然位置不高但是卻可以經常和皇族與大臣接觸,也就是這次機會他得到了竇皇后的信任,之后便參與到了后宮的爭斗之中。竇皇后一直沒能懷上皇嗣,然后他就和蔡倫一起設計了一場陰謀,把原來的太子廢為了清河王,然后又弄死了梁貴人收養他的兒子為養子,也就是后來的漢和帝。

作為宦官,蔡倫可謂是一步登天,竇太后去世以后他又投靠了新皇后,還輔佐了新皇后的兒子登基,有了自己的封地,可謂是風光無限。他對自己一生最滿意的應該就是對權力的追求,登上權力的頂峰,但是他被后人記住確實因為它的發明--造紙術。對于搞一些發明他可是宮里的一把好手。

他時常伴隨皇帝左右,有一次皇帝的天子劍斷了他就自告奮勇去督察鑄劍,為了造一把好劍他博覽群書親身實踐最后造出了一把鋒利的天子劍,同時宮里的很多器具物件都是他研究出來的,這樣的人天生就是發明家。在他的發明中,最偉大就是造紙,在蔡倫之前朝廷和民間用的紙都是竹簡、動物皮和絹帛,這些東西價格貴還不方便。蔡倫便用樹皮破麻布等東西煮沸浸泡,然后保留他們的纖維,放到石臼中不斷攪拌之后鋪平曬干,就成了中國最早使用的紙張。雖然沒有現在的細膩光滑,但是卻因為廉價和方便改寫了全世界的歷史。

造紙術的發明在世界歷史上可謂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被譽為中國四大發明之一。因為廉價便捷很快在社會上就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之后又慢慢傳到了全世界,當時其他國家的造紙技術大都為零,造紙術最先傳到周邊國家,之后經歷了一千年才傳到東亞和非洲,又用了四百年才傳到美國。所以說在造紙這方面中國領先了世界一千多年,同時他帶動了文化的發展了遙遙領先于世界。

關鍵詞: 遙遙領先 一年時間 自告奮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