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中國古代“最強錦鯉”,克死三任老大后,人生從此開掛

時間:2022-04-02 09:49:35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我們都說"亂世出英雄",但很多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是因為在亂世,一切的社會秩序都被打破,精英階層所熟知的游戲規則逐漸失效。

這時候歷史便往往會青睞一些出身低微的幸運兒,給他們開啟一條通過個人奮斗出人頭地的道路。

在唐朝末年,一個木匠出身的武夫,便屬于這類受到命運女神眷顧的幸運兒之一。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故事吧

當木匠還是當丘八,這是個難題

話說在唐朝末年,上蔡有一名叫馬殷的木匠,當然了這個名字很可能是后來取的。

馬木匠的爺爺是木匠,父親也是木匠,他繼承了爺爺和父親的木匠手藝,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

對馬木匠來說,靠著木匠活,雖然談不上什么大富大貴,但好歹是靠手藝吃飯,只要不出什么大的意外,維持一個普通的生活水準是沒問題的。

攢點錢之后找人說媒娶上一房老婆,買上幾塊田地,找幾個雇工來耕種,農婦山泉有點田,這樣的小日子也算是美滋滋的。

可是,天不遂人愿,上天注定了不讓馬木匠這么平凡活下去。

唐末藩鎮割據,地方的老大們除了在表面上還認唐朝皇帝為大哥,背地里早就為了地盤打得頭破血流。

"屋漏偏逢連夜雨",唐朝又爆發了黃巢起義。

黃巢的部將秦宗權占領了馬木匠的家鄉,招兵買馬,擴充實力。

這秦宗權也是個混不吝,起先他可是唐朝的正規軍,沒打過黃巢,干脆投降了。

黃巢把自己玩黃了,家底也被自己曾經的小弟朱溫接管了,朱溫搖身一變,成了再造大唐的功臣。

估計秦宗權不服朱溫這個鄉巴佬,他接過了黃巢的大旗,要和大唐繼續杠。

秦宗權繼承了昔日大哥黃巢的惡習,由于軍紀不好,所過之處,百姓或被殺絕,或逃散殆盡,因此部隊的后勤補給,甚至軍糧都成問題。

秦宗權并沒為此發愁,他令部下殺光當地百姓,再把尸體用鹽腌制起來充作軍糧。這個軍閥集團成為當時害民最烈的強盜團伙。

擺在馬木匠面前就兩條路:加入秦宗權的部隊,成為丘八(兵),吃別人的肉或者繼續當木匠,但自己可能被剁成肉,讓別人給吃掉。

只要是人,都知道怎么選。

為了生存,馬木匠只好當了丘八。

馬殷立志傳

馬木匠當了兵后,有了自己的名字馬殷,他跟人吹牛說自己是大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后人,馬援可不簡單,曹丞相詩中的"老當益壯"說的就是他。

估計這馬殷和韋小寶一樣,沒少聽說書,不過也不錯了,畢竟認祖宗知道認個闊的。

馬殷每次吹完牛,還能享受一下伙伴們的掌聲。

但身為一個男人,你吹完牛,就要為你的話負責,可能是因為這個壓力,馬殷打起仗來格外英勇。

也不排除是心理學上的"墨菲定律",吹牛吹多了,連自己都信了,真以為自己是馬援的后人了,不努力往前沖,對不起祖宗。

正當馬殷準備大干的時候,意外來了。

秦宗權在與朱溫爭霸的過程中,兵敗被俘,很快被送到長安斬首示眾。

馬殷只得跟隨秦宗權手下的二號人物孫儒,但孫儒在與楊行密爭奪淮南的戰斗中,先勝后敗,又被砍了。

馬殷此刻與劉建峰一起,在外籌措糧餉,算是命大躲過了一劫。

他們收攏了七千殘兵,如流寇一般,經江西往湖南方向逃命。

在這途中,劉建鋒被推舉為主帥,馬殷為先鋒指揮使。

在行至江西豫章時,這七千殘兵據說已經壯大為十萬人的大兵團。

馬殷此時已經成為了這支軍隊的二把手,劉建峰算是馬殷跟的第三位大哥了。

這支隊伍進入湖南,駐扎在醴陵。

武安軍節度使鄧處訥為了防備他們,派邵州指揮使蔣勛、鄧繼崇駐守龍回關。

但蔣勛卻被馬殷勸降。

隨后劉建鋒命人取蔣勛所部軍服給自己的先鋒兵穿上。這樣一來,他們得以輕松過關,直奔節度使軍府潭州。

潭州的守軍誤以為是蔣勛的部下,遂開門放其入內,結果可想而知,鄧處訥慘遭擒殺。

次年,唐昭宗任命劉建鋒為檢校尚書左仆射、武安軍節度使,馬殷為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

由此,這支自秦宗權敗亡開始便四處流竄的孤軍,總算是獲得了朝廷的正式編制,再一次擁有了自己的地盤。

雖然不久后,降將蔣勛因為向劉建鋒求取邵州刺史被拒,與鄧繼崇一同起兵攻打湘潭。但這場叛亂很快便被馬殷平定。

不難看出,無論是在武安軍建立的過程中,還是在擊滅蔣勛的叛亂中,始終是馬殷在四處奔波,作為一軍之主的劉建峰,在這個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實際上,根據史書記載"建鋒庸人,不能帥其下"。在成為武安軍節度使之后,成天正事不干,終日與部下飲酒作樂。

飲酒作樂就飲酒作樂吧,好死不死居然還打起了部下老婆的主意。

在他軍中有個叫陳贍的士兵,老婆長得非常漂亮,就被劉建峰占為己有。

陳贍并非真的勇士,不能直面如此慘綠的人生,找了個機會把劉建峰一錘子錘死順便割喉。

馬殷跟的三位大哥都未能善終,看來馬殷還真妨主。

劉建鋒一死,整個武安軍頓時亂套了,眾將擔心軍中無主,便先推舉謀士張佶來主持工作。

張佶心說你們這不是把我架上火上烤嗎?先不說俺已經被馬踢傷,是個半殘之人,只說俺本來就是后來才加入武安軍的外來戶,無論是根基還是功勛,都無法跟馬殷相提并論,若是此時我來當這個主帥,怕不是沒幾天就被馬殷帶人砍死了。

再說了,都說"事不過三",這馬殷可是明明白白克死了三位老大。

于是乎他拒絕了眾將的推舉,反而對諸將說:"馬公有勇有謀,又寬厚仁善,是我所不能做到的,他才應該做這個位置。"

說完,便派姚彥章前往邵州迎接馬殷回來繼位。

馬殷得知消息后,最開始不相信有這種好事,啥都不做還從天掉下一頂節度使的帽子。還以為是因為自己功高震主,劉建峰派人來試探自己的忠心。

但是轉念一想,自己跟劉建峰不是一天兩天了,劉建峰那個德性,也不像是有如此心機的人,于是留下他的副手李瓊繼續圍剿邵州,自己則前往潭州任職武安軍節度使。

到了潭州之后,才確信劉建峰確實掛了,于是馬上給劉建峰辦理后事,穩定軍心。隨后,又平定湖南全境。

后來,馬殷被正式任命為武安軍節度使,沒多久,唐昭宗又加馬殷為同平章事。

馬殷這位木匠出身的軍人,自此終于實現了自己的人生逆襲,成為割據一方的地方諸侯。

馬殷難得的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沒有再對外擴張,反而保境安民,努力恢復生產,也一直認中原為正朔,最后得以善終。

看來,馬殷就是命硬,克死多少人,反正沒克死自己。

有位偉人說過,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看個人的奮斗,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很多人如果放在承平盛世,也許一輩子會默默無聞,雖然不會有什么大的災禍,但是也沒有什么太大的成就,哪怕命格再好,才華夠高,幻想"黃袍加身,每天與大魚大肉相伴"的人,也只能加入美團外賣了。

這不是開玩笑,在承平盛世,整個社會的秩序井井有條,再有才能的人,也離不開基本法。

因此先天的資源往往比個人的奮斗所起到的作用更大。

不過,雖然亂世出英雄,但你不一定是笑到最后的那個英雄,你看馬殷,他奮斗的第一步,不過是在吃別人的肉和別人吃自己的肉中間別無選擇而已。

要不說"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呢,人和狗都是肉長的,處于亂世,就是絞肉機,你無論是高貴的人還是低賤的狗,都會被絞成肉餡。

當然,太平犬過于夸張,意思是毫無尊嚴的安定的活著,所以我們更喜歡做太平人。

如果只有亂世人和太平犬給人選擇(你不能選擇做太平人),那誰會選擇做一堆肉餡呢?

還有,如果一個年輕小伙兒,找工作處處碰壁,不要絕望和傷心,或許老天爺就是要讓你和馬殷那樣,自主創業當老大呢。

關鍵詞: 承平盛世 唐朝末年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