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在三國中,選三個武將兩個謀士跟自己打天下,你會選誰

時間:2022-04-02 11:58:11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三國中能人輩出,如果要想得天下,必須先得人才。曹操劉備孫權就十分重視人才,曹操三次下達"求賢令",為了人才,甚至可以隱忍一切。劉備同樣求才若渴,三顧茅廬才將諸葛亮請出山林。而孫權更是與魯肅一見如故,同榻而談,登堂拜母。可見這些成功的人士都十分愛才,方可成就一方霸業。

在三國中,選三個武將兩個謀士跟自己打天下,你會選誰?在綜合考慮之下,我覺得以下幾人最合適!

忠義無雙關羽

在三國選將,關羽必定榜上有名,雖然關羽"剛而自矜",經常高高在上,藐視眾人。但卻是一個重情重義,武藝高強的得力干將。就算是不得已投靠過曹操,曹操對其厚待,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金,下面銀,但始終沒有征服過關羽對主公劉備的忠義之心。最后過五關斬六將而去。

關羽武藝過人,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就是最好的例子,一人可敵曹操手下所有將軍的武藝。關羽不但善于攻城掠陣,還是一個懂得水軍的將才,所以這樣的綜合性人才,也就難怪曹操這樣看重關羽了。

如果有關羽這樣的武將在手,在輔助以大才謀士,必定讓自己霸業可成。

常勝將軍趙云

為何不被劉備重用的趙云會上榜呢,因為趙云身上的閃光點太耀眼了。拋開趙云的武藝與忠義不談,就談趙云的大局觀就十分高。想在關羽死后,劉備氣急敗壞去討伐孫權,這一看就是不對的戰略,但謀臣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趙云就首先進言不可東征,認為國賊是曹操,應以大局為重。可見,在大局觀上,趙云的眼光甚至可以媲美謀士。

趙云為人潔身自好,忠義無雙,一心想的都是劉備的江山社稷,從不貪圖名利富貴,默默無聞,讓干啥就干啥。保鏢我干,保姆我也干,沖鋒陷陣行,保駕護航也行。所以以關羽為先鋒,趙云為中軍大將再合適不過。

召虎大將張遼

如果說關羽與趙云已經是很優秀的武將了,那張遼更是不可多得的大將。張遼幾乎涵蓋了古今名將的大多數優點,武藝高強,深有謀略,意志堅定。張遼曾在張飛面前被關羽稱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雖然有點夸大的成分,但與東吳大將太史慈的六七十回合不分勝負,也足以說明武藝之高。

張遼之所以被稱為古今名將,在于其超人的勇氣,與堅韌的毅力。在合肥之戰中,張遼以八百將士,在逍遙津沖入號稱十萬的東吳大軍,殺得孫權人仰馬翻,無人敢應戰。甘寧、凌統等人也都是死里逃生。試想,以八百對十萬,三國中還有誰有這個膽量。

張遼有勇有謀,在第一次合肥之戰中,張遼戰勝孫權,夜里仍然嚴陣以待,不以勝喜,不以敗悲,真可謂名將也。

潁川大才荀彧

肯定有很多人會說,為何謀士不選諸葛亮,龐統,郭嘉等人,而選荀彧呢?因為荀彧幾乎是一個全才,一個治國、軍事、謀略、識人都很高超的綜合性人才。治國就用說了,曹操征戰天下,每次都是讓荀彧坐鎮后方,而且官居中書令,試想沒有治國之才,怎能統領百官,被曹操安排在這樣重要的職務上。

軍事上就更值得夸贊了,在官渡之戰時,曹操進退兩難之際,又是寫信給荀彧,讓荀彧為其一決。荀彧告訴曹操千萬不可后退,一定要死守官渡,抓住時機,一定可以戰勝袁紹。果不其然,曹操聽荀彧的建議,就打贏了袁紹,建立了霸業。

在謀略上,荀彧更是多次為曹操進言進策。什么"挾天子令諸侯""去虎吞狼滅呂布"都是荀彧的拿手好戲。在識人上,荀彧又給曹操推薦了荀攸、程昱、劉曄等人,為曹操提供了強大的人才庫。所以荀彧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也!"是毫無疑問的。

以上幾人,可謂都是當時三國中的翹楚,所以武有關羽、趙云、張遼、文有荀彧,必定可以建立一番霸業,哪個諸侯能重用這幾人,不稱霸天下都難!

以上是我對三國人才的提煉,覺得這幾人最合適,您還有其他的觀點嗎,歡迎留言討論!

關鍵詞: 甚至可以 合肥之戰 忠義之心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