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兒子們,大體上可以說"十棵樹九棵歪,剩下一棵燒火柴"。當然,也會出現少量優良品種,比如吳王李恪,他被老爹李世民夸作"英果類我"。太宗一點不謙虛,把爺倆都劃入"英果"之才,分明是后人貼金時忘了語境。不過,這并不妨礙后人對李恪的評價。
李世民十四個兒子,李恪行三,母楊妃,也就是說李恪不是嫡子。李恪的悲劇,根子就在這個出身。古代普通老百姓,因身份低賤不得出頭,豈知皇室子弟出身不好,有時候會要人命!
皇后長孫氏生三子,長子即太子李承乾,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晉王李治。像李恪這種庶子,命中注定是"燒火柴",吃喝玩樂逍遙一輩子,把生命的精華濃縮在短短的三四十年,然后追求往生。
李恪一開始就是按這個節奏發展的,他一歲就被皇爺爺李淵冊封為長沙郡王,還扛了一枚湘州刺史的大印。李唐凈搞古怪事,喜歡以王爺掛空銜,仿佛顯示李家子孫不光能燒火。
小李恪一邊吃奶,一邊扛大印,頭銜換了一長串,直到十七歲那年,才以吳王、都督安隨溫沔復五州諸軍事、安州刺史身份,第一次赴任實職。
剛到安州不久,李恪就給老爹上眼藥,他把老百姓的農田,當作了皇家獵場,踩壞了莊稼。御史柳范一封彈劾狀,告到李世民跟前。
李世民一臉尷尬,這破孩子,一再跟他叮囑:你要懂得大米飯來之不易,才能吃得長久;你要知道馬奔跑之累,你才可以騎得安穩;你要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船才能行得穩。怎么轉頭就忘了呢!
就像所有看不得兒子被人指指點點的老爸一樣,李世民掛不住面子,不惜護犢子,他一撂臉:權萬紀這個混球,他怎么輔佐吳王的,真是罪該萬死!
柳范一聽,什么玩意?你這不是殺人犯不抓,抓賣刀的嘛!房玄齡天天在你耳朵邊叨咕,都不能阻止你騎馬四處浪,憑什么要求權萬紀管得住吳王?
好嘛,本來想替兒子遮丑,結果連自己的臉都被亮出來,一巴掌五道杠!李世民氣得甩袖而去。
想想也是,不給點教訓,這孩子豈不要真的變"柴"了?于是李世民下旨,免李恪安州都督,奪三百戶封邑。
一腳踩丟了三百戶,李恪第一次深刻體會了"大米飯來之不易"。從此,他痛改前非,自覺接受權萬紀的嚴格管束,把扭曲的身板扶正了。
按這個節奏,李恪應該可以把吃閑飯的福分,延長到六七十年不成問題,說不定成為大唐宗室的頂梁柱也未可知。可身為皇室子弟,跳不開莫名其妙的陷阱,李恪的麻煩不久到來。
貞觀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謀反被廢,小九李治替補上位。可是李世民越看軟了吧唧的小九,心里越不放心:這小身板,能扛得起大唐嗎?別搞成三世而亡。
夜深人靜,李世民睡不著覺,把兒子們一個個拉出來排隊,柴火柴火,都是柴火!哎,唯有小三李恪,怎么那么像我呢!
李世民"無事生非",把李恪架上了刀山,他對長孫無忌說:小九太懦弱,恐怕守不住社稷,小三英果類我,我想改立他為太子,你覺得咋樣?
長孫無忌心想,真把大唐當你自個兒家私產啦?他眼皮都不抬:不咋樣!
李世民生氣了:你這么說不就是因為李恪不是你外甥么?
長孫無忌回懟:太子仁孝,是守成之君,正合適,儲君多重要,哪能變來變去?
李世民一時語塞,誰讓自己當初被搞昏頭,來不及細細考慮,如今木已成舟,再打碎了重建,想想都心碎。罷了罷了!
李世民輕拿輕放,不再提及此事。他唯一可做的就是,不斷以嚴父的姿態,告誡李恪,要以歷史上的賢王們為榜樣,克己修德,做皇家的輔弼之才。
李恪大概也從來不知道,父親竟然還有過立自己為太子的動議,他只知道,自己是庶子,除非嫡兄弟都廢光了自己才有機會。所以,乖寶寶李恪始終謹遵父命,本本分分活著。
誰能料到,李家父子對這段插曲忘得光光,長孫無忌卻永世不忘,甚至由此埋下了一粒毒種子--李恪對皇權有威脅,必須辦掉。
李治即位后的第四年,震驚大唐的"房遺愛謀反案"爆發。這本來是一場,由高陽公主挑起的,房家兄弟內斗,跟李恪八竿子打不著。可是房遺愛為了自救,竟然胡亂攀扯李恪,說也參與了謀反。
李恪臨刑前,痛斥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竊弄威權,構害良善。若宗社有靈,當見其 族滅!"言罷被白綾勒殺于獄中。
李恪的死,并沒有讓后人忘記他,反而讓本該默默無聞的他名垂青史,人們提到李恪,情不自禁蹦出兩個字眼:冤屈、可惜!
其實,翻開皇家子弟的自殘歷史,冤案比比皆是,為何李恪就那么令人揪心呢?
一、李恪為人品行端正有治才
除了那一次踩踏莊稼外,李恪"浪子回頭",史書沒有他的不良記錄,相反對他一片贊揚。從李世民后來與李恪的書信中,明顯看出他對李恪的親昵感。
李恪不光品行好,還有造福鄉梓的治世之才。據《文獻通考》記載,李恪出任宋州刺史期間,"垂顧黎元",把宋州治理得"境內肅然"。
在李恪一生中,李世民和權萬紀的教導和輔佐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是如果李恪朽木不可雕,誰說他不會跟李佑等弟弟們一樣,成為禍害國家的蛀蟲?
二、李恪是政治斗爭的犧牲品
李世民想以李恪代李治,他還有一條沒說出口的理由:李恪個人能力足夠強,可以擺脫包括長孫無忌在內的門閥士族集團的控制。
長孫無忌的反對,也還有一條沒說出口的理由:李恪一人占有李氏、楊氏兩個皇族血統,他當皇帝,我還不得找地方涼快去?
李世民臨終前的政治結構安排,其實并不是他想要的最理想狀態,而是無奈之舉。唐朝初年的基本政治形態,就是皇權對門閥集團的利用與打壓,這是南北朝及隋以來,長期演化的結果。
包括李氏、楊氏、長孫氏在內,他們本身就是門閥集團一員,可是登上皇位的門閥家族,立刻因身份的變化,與其他門閥之間,走向對立局面,隋朝就是這么亡的。
李世民不得不對門閥集團施以溫柔的手術刀,既要用又要打。所以,本質上他是不愿意看到長孫氏勢力太強。可是李治做皇帝,就不得不需要護航人,其他門閥不可信,長孫氏好歹是李治的親舅舅,別無依靠,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李恪就不一樣,他除了是李唐子孫,還是隋煬帝的外孫,腳踏兩大門閥家族。這個天然優勢,李治不具備。加上李恪的能力和英武果決的性格,根本不需要依靠哪一個門閥家族,完全可以像他一樣,玩弄門閥集團于鼓掌。
所以,他確實是比較理想的儲君。也正因為如此,長孫無忌等門閥士族,打出"李恪登基就是隋朝陰魂復活"這樣的奇談怪論,堅決反對的背后理由。
除非李世民準備在他去世前,就有把握干掉門閥集團,否則他斷然不能與門閥集團翻臉,只能立李治,靠長孫無忌保駕護航。而李恪,則成了李世民心有不甘,手足無措狀態下的犧牲品!
三、李治失唐的遺憾加重李恪的份量
有意思的是,小九其實并不像李世民認為的那樣柔弱,他聯合武則天等寒門士族,把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豪門士族集團,搞破產了!
只是為了治理豪門士族這個沒落的魔頭,李治無意中又釋放了一個更厲害的大魔頭--武則天!結果搞得李唐改武周。
雖然武則天最終把江山還給了李唐,但是后世的文人士族對此并不買賬,他們把武周及武則天,一直當作帝制文化的反面典型,不遺余力地鞭撻。
由此后人不斷設問:假如即位的是李恪呢?還會有李唐的這段屈辱史嗎?
其實這個設問是無解的,正因為無解,他們才可以根據個人愿望,肆意在大腦里推演假設的結果。在"英果類我"、"垂顧黎元"和"更立太子"的基本印象中,人們不難把李恪,塑造成第二個李世民。
再加上李恪本人遭受的不白之冤,讓人同情,讓人扼腕嘆息。一個虛幻中,最完美的形象躍然于腦海。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穩呂樂田陽孫震泰安報道時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鎮姚家坡村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作為全國最大的“秋褲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國,每12秒有1人發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腦血管病已成為中國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預防顯得尤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國首個航運企業集成化審批服務平臺在青島自貿片區啟動。該平臺運用數據中臺、AI人工智能、電子簽名等技術,將涉及水路運輸、
2022-10-29 18:37
海報評論員朱延魯10月28日,山東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64409億元,
2022-10-29 18:31
作為正規醫院,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在改善就醫環境、降低就醫費用、優化就醫流程方面下功夫;實行的無假日醫院制度,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過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東發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64409億元,同比增長4 0%。跑贏3 0%的全國大盤,經濟大省山東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解強民通訊員姜雁群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設備工程開工活動在稻香站舉行,標志著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
2022-10-29 15:32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梁雯濟南報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會將于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創新引領發展數
2022-10-29 15: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孫杰濟南報道10月28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主辦、外交部國際司支持、山東大學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模擬聯合國大會開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測評每天護膚一小步變美就更進一步啦,因為對于好肌膚,我們不管是化妝還是素顏都會顯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親自測評護膚品--鄭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