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為什么韓信能背水一戰,而馬謖想置之死地,就真死了呢!

時間:2022-04-02 22:55:42    來源:中華網熱點新聞    

韓信(?-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漢初三杰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為"兵仙"。在秦末漢初這一歷史階段,劉邦彭城兵敗后,韓信先破楚軍于京、索之間,后又平定了魏國。之后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在劉邦派人收取其精兵后背水一戰擊敗趙國,同時派人降服了燕國。對于韓信這位兵家的代表的人物,一生中最經典的戰役應該就是背水之戰。此戰,韓信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么,問題來了,馬謖想要效仿韓信背水一戰,為何卻失敗了呢?

首先,背水一戰也被稱之為"井陘之戰",是公元前204年漢軍與趙軍之間的戰役,韓信是在獲得劉邦的允許后,為了進一步擊垮項羽在國內的割據勢力,在井陘口一帶和趙軍交戰,最終以少勝多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在"井陘之戰"中,韓信只有3萬人,而趙軍卻有20萬人。對于韓信來說,之所以能以少勝多,靠得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在韓信之后,三國時期的蜀漢將領馬謖在街亭違反諸葛亮節度,舉措煩擾,更加舍棄水源,選擇登上南山據守而非占據山下的城鎮,希望效仿韓信當年的背水一戰。

關鍵詞: 背水一戰 以少勝多 置之死地而后生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