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武漢首家,這個建設領域訴調對接工作室揭牌成立!

時間:2022-04-20 23:13:39    來源:武漢市武昌區委政法委 極目新聞    

“這是在全市范圍內人民法院在建設領域首次設置調解機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法院院長鄧永清在武昌區法院建設領域訴調對接工作室掛牌儀式上說。4月14日,武昌區法院聯合武昌區建設局共同掛牌成立“建設領域訴調對接工作室”,工作室駐武漢建筑業協會工作站同日成立。這是武漢市首家在法院設立的建設領域訴調對接工作室。

在揭牌儀式現場,武昌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陳鵬向相關單位授牌。武昌區副區長黃豐宙向11位調解員頒發聘書。據武漢建筑業協會相關人員介紹,這11位調解員中有7位是具有建筑專業學科背景。“以往涉及建設領域的紛爭處理的時間長、涉及面廣、專業性強。”該協會法律顧問李凌云告訴記者。

“成立建設領域訴調對接工作室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鄧永清介紹,近些年來在武昌區法院審理的案件中,涉建設領域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趨勢。2020年涉建設領域的案件有345件,2021年上升至521件,而2022年僅一季度就有173件。“這其中不包括由這些案子衍生出來的新案子。”

據悉,武昌區建設領域訴調對接工作室成立后將依法在當事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前進行調解,“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調解案件的范圍包括:涉及區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職權范圍內,依法可由建設部門調解、復議的矛盾糾紛;糾紛一方當事人為武昌區建設領域企業,且雙方當事人對由調解組織調解無異議的商事糾紛;因項目建設引起的勘察、設計、施工、分包、裝飾裝修等建設工程合同、承攬合同、買賣合同、租賃合同、保險合同、服務合同等糾紛。

經調解達成的調解協議,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的,由法院及時審查,依法確認調解協議的效力。對調解不成的糾紛,依法導入訴訟程序。

在審判執行過程中,經委托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申請出具調解書或者撤回起訴的,由法院依法審查并制作民事調解書、撤訴裁定書或執行和解協議。

在揭牌的同日,調解員馬建國現場成功調解了2起票據追索權糾紛。在調解員的調解下,申請人與被申請人約定了辦理票據退回及支付手續的日期以及相關的清償款數額。武昌區法院法官曾紅艷現場對雙方的協議書進行了司法確認并下達了《民事裁定書》。

關鍵詞: 武漢建筑業協會 調解協議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