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郭恩慧:癌癥晚期的他,出差行李中除了案卷資料就是瓶瓶罐罐的藥

時間:2022-03-21 21:40:52    來源:檢察日報    

“做手術幾乎沒太大價值,如果術后保養得好,最多可以活一年。”手術前,看著醫學化驗片,醫生眉頭微蹙,直言不諱。

片刻后,醫生又追問道:“您是誰?”

“我就是他。”郭恩慧指著醫生手里的片子答道。

2009年12月,時任長春鐵路運輸檢察院黨組成員的郭恩慧44歲,被確診為腎癌晚期,且已經轉移到肺部,醫生對他的肺部和右腎分別做了切除手術。

2018年6月14日,回憶起拿到醫學化驗片時面對醫生的場景,坐在記者對面的郭恩慧一臉沉靜,在略帶輕松口吻的講述下,氣氛似乎沒有想象中那么凝重,反而有著一種“事不關己”的灑脫。

“一年中僅一個月是癌癥患者”

如今,距離確診已有9個年頭,當被問及“是否有過對疾病的恐懼”時,郭恩慧沉思片刻后告訴記者:“在2016年年底之前,我沒有害怕過,從沒掉過一滴眼淚;2016年之后,在打針用藥的治療過程中,我一根手指上三個關節的疼法都不一樣,這些來自身體的痛苦讓我有些害怕。”

而在長春鐵路運輸檢察院控告申訴和刑事執行檢察部檢察官徐政看來,郭恩慧就像身體健康的人似的。“一年打一個月的針,只有這一個月他才像患有疾病的人。”徐政說。

大多數同事和徐政一樣,真正得知郭恩慧的病情是在2016年。知道郭恩慧病情后不少同事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有些自責:“那么長時間,我竟然都沒有察覺到!”

“研究專項工作1次,組織檢委會委員學習業務研討7次,完成重點案件督察32件,辦理內部制約案件5件,檢委會立會28次,其中討論案件20次,全部進行了實體審查……”這是郭恩慧2010年分管案件管理工作時所做的記錄。郭恩慧自2009年4月任長春鐵路運輸檢察院黨組成員,2014年7月任長春鐵路運輸檢察院副檢察長,工作忙碌程度一直在不斷增加。

在連續四年組織的站車交接案件專項檢查中,郭恩慧帶領團隊先后深入廣州、上海、貴陽、長沙等百余個派出所,共對公安機關乘警隊移交給沿線的156起案件進行了監督檢查,就發現的49個問題提出針對性強、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形成專報并推動解決,有效構建了站、車公共安全保防機制。

2016年3月的一天夜里,睡夢中的長春鐵路運輸檢察院檢察長劉偉華被電話鈴聲驚醒。“劉檢,我剛剛又咳血了。”郭恩慧聲音虛弱。劉偉華立刻趕往郭恩慧家中。才詢問幾句病情,郭恩慧又談起了工作,一談竟是兩個多小時。也正是在這一年,郭恩慧帶領的反貪團隊查辦的職務犯罪案件數量躋身全國18家鐵路運輸檢察院前列。

“今年3月,由郭恩慧分管的控告申訴和刑事執行檢察部辦理的2件羈押必要性審查案件,分別被最高檢鐵路運輸檢察廳評為十大精品案件和優秀案件。”長春鐵路運輸檢察院刑事檢察部副部長石曉松喜歡與郭恩慧并肩作戰的日子,“在郭檢帶領下,我們參與辦理了多個專案,一起徇私枉法窩案成為鐵路檢察系統反貪辦案的一面旗幟。”

朋友圈里的“活躍分子”

“打開微信經常可以看到郭檢發的朋友圈。”在長春鐵路運輸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林文秀看來,郭恩慧的朋友圈內容大同小異,“都是關于新出臺的法律有關規定或和案件有關的內容。”

2015年檢察改革后,郭恩慧開始分管職務犯罪偵防、控申檢察工作,包括反貪、反瀆、預防和控申等多項內容,可謂是全院分量最重的工作之一。郭恩慧“較真兒”的特質隨著任務的加重更為凸顯。

作為郭恩慧的“戰友”,劉偉華、石曉松與郭恩慧由于探討案情“吵架”最多。“爭辯歸爭辯,但都為了工作,沒有私心。”劉偉華說,“我就相信老郭這股較真勁兒,案子交到他手里,我放心。”

2016年5月,郭恩慧帶辦案組查辦一起行賄案件時發現,鐵路某車務段一名公務人員存在受賄嫌疑。辦案人員立即聯系犯罪嫌疑人所在單位領導,要求他們將嫌疑人帶到長春鐵路運輸檢察院配合調查。然而,嫌疑人卻意外失聯。

第二天,該單位分管領導和會計人員主動上門,點名找郭恩慧。面對面坐下后,來人聲稱是向檢察院領導“匯報情況”,并主動交代問題,說單位為了平復一筆財務賬,才讓這名工作人員在賬上做了手腳,表示一定要糾正錯誤。

郭恩慧一眼識破對方的“障眼法”。“來人絕非簡單地‘匯報’,而是前來打探案件口風。如果我順著對方的說法講下去,辦案的真實意圖就會被對方探知到。”看出端倪的郭恩慧巧妙避開對方主動提出的話題,繼而拋出嫌疑人為何失聯、誰向嫌疑人通風報信等問題,一番斗智斗勇后,來人滿臉漲紅、汗珠直落,離去時甚至兩腿發抖。

下定決心查辦此案的郭恩慧,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他與同事一起外出偵查、抓捕,沖在一線,經常“連軸轉”。在失聯犯罪嫌疑人歸案后,他帶領辦案團隊連續奮戰13天,終于查實其受賄犯罪事實,使其受到應有懲罰。

“我大學是數學專業,畢業后當中學數學老師,進入檢察機關前任學校的教導主任,在我看來,辦案就像數學運算一樣,絕對不能有絲毫誤差。”談起自己愛較真兒的“毛病”,郭恩慧說。

剛毅“鐵漢”兼具柔情

2018年4月中旬,在從長春鐵路運輸檢察院轉隸到長春市紀委監察委將近一個月時,聽聞“郭檢咳血住院”的消息,李詩龍、劉陽、郝天擇紛紛在忙完繁重的工作后來到醫院,進入病房見到郭恩慧的一瞬,耳邊再次響起那熟悉的叮嚀,“心里懸著的石頭”才暫時落了地。

回憶起一起工作的日子,對轉隸干部劉陽來說,觸動最大的是,在那些經常熬夜加班的日子里,尤其是到凌晨一兩點,每次走出辦公室,看到郭檢辦公室的燈還亮著,“心里就特別有底”。“有次和同事加完班,同事順手發了條朋友圈,郭檢看到后評論‘我與你同在’,這樣的時刻總會讓我覺得特別溫暖。”劉陽告訴記者。

“他就像一個帶兵打仗的將軍,不管什么工作,他會喊‘跟我上’,而不是‘給我上’。”轉隸干部李詩龍說,自己剛考入院里工作時,做事“毛手毛腳”。“有一次,我吃完午飯,餐具沒洗就往旁邊一放。后來發現我的餐具整潔地擺放在餐具柜上。一打聽,才知道是郭檢給洗的。”第二天,李詩龍紅著臉向郭恩慧表示感謝,郭恩慧笑著回應:“應該的嘛,你們年輕人忙辦案,我給你們做好后勤保障。”

記者一行來到郭恩慧家中,一張和善的笑臉迎了上來。知夫莫若妻,這位有著羞赧微笑的女人就是郭恩慧的妻子。作為醫生的她,或許比誰都清楚,郭恩慧這樣投入地工作對身體是一種怎樣的消耗。“喜歡工作就讓他去吧,工作總比躺在家里遭受病痛折磨要強。”結婚27年,她懂丈夫的心思。

在面對記者的采訪時,郭恩慧悄悄避開。“她不善言辭,我在的話,她更不知道怎么說。”郭恩慧說完這句話,繼而與妻子對視一笑。

如今,郭恩慧體內還有20多個腫瘤,出差辦案的行李中除了案卷資料,就是瓶瓶罐罐的藥。然而,當站在面前的他將那句“我是郭恩慧”說出口前,你很難將這個身材筆挺、聲音鏗鏘的檢察官與“癌癥晚期”字眼進行鏈接。采訪過程中,朝夕相處的同事們用來形容郭恩慧的詞匯不盡相同:“全天候”工作狀態、“熱忱”、“工作狂”……但這樣有些剛毅的形象在面對妻子不經意間那句“他喜歡就隨他去吧”時,會悄然綻開一抹微笑,滿眼柔情,也夾雜著些許愧疚。

“我現在所追求的是保證一個正常的生活狀態,尤其享受上下班走路的過程。”郭恩慧眼神平和。

人物檔案:

郭恩慧曾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全國模范檢察官”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二等功2次、集體三等功1次,被最高檢評為第二屆“守望正義——群眾最喜愛的檢察官”,榮獲吉林省政法系統“優秀基層干警”、遼寧省“‘嚴打’集中統一行動先進個人”、沈鐵檢察分院“十佳檢察干警”“優秀主訴檢察官”等稱號。

關鍵詞: 鐵路運輸檢察院 職務犯罪 犯罪嫌疑人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