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法制 > 正文

失散35年!浙江溫州女孩成功找到親生父母!這通電話很關鍵……

時間:2022-04-01 18:58:01    來源:平安鹿城微信公眾號    

3月9日,她撥通了浙江省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分局網警大隊的值班電話,由此打開了她的尋親之門。

3月16日,時隔35年后,在警方的協助下,劉蒙蒙終于找到了她的親生父母,并與遠在海外的父母在微信上認親。視頻開啟的那一刻,她的淚水奪眶而出……

一通電話

打開了她的尋親之門

3月9日14時許,溫州市公安局鹿城區分局網警大隊接到孔女士的來電。孔女士告訴民警,她在網上看到一則尋人啟事,來自浙江溫州的走失女孩蒙蒙與她的經歷高度相似,便懷疑自己就是蒙蒙。通過撥打114查詢,孔女士了解到了鹿城公安分局網警大隊的電話,聯系了值班民警。

由于孔女士身處海南,民警季正超便通過值班手機添加了她的微信進一步了解情況。隨后,民警根據孔女士發來的近照,與尋人啟事中蒙蒙走失前的照片進行比對,但由于35年前的照片分辨率低,且年齡差距大,通過比對無法確認。

民警告訴孔女士,親緣關系的確定最終以DNA比對結果為準,全國各地的派出所均可以進行血樣采集,建議她盡快到附近的派出所采集血樣,錄入團圓行動的DNA數據庫。“尋人啟事里看到劉蒙蒙的父母曾經到派出所報案,那肯定已經留下了血樣,所以孔女士到派出所采集DNA樣本是最快也是最準的方法。”網警大隊中隊長季正超解釋。

3月11日,孔女士到海南海口瓊山公安分局采集血樣信息。3月16日,孔女士收到了來自公安的好消息:她的DNA信息比中了來自溫州的男子劉先生,也就是蒙蒙的父親!

當天下午,孔女士在警方的協助下,通過微信聯系上了遠在國外的親生父母,通過視頻看見他們的第一眼,孔女士便控制不住情緒。“當時心情很復雜,眼淚根本控制不住。”

鐵路職工

在火車站撿回一個小女孩

生活在海南的孔女士,從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抱養的。

“周邊的鄰居都說我是從北京抱來的”,孔女士的養父母也不避諱,將她的身世如實告知。養父退休前曾是鐵路職工,主要負責采購工作。1987年3月21日,養父和同事去北京出差,準備坐火車回去時,在車站看到一個身穿紅色上衣的小女孩在哭。他抱著小女孩找了一圈,但是沒有找到她的家人,聯系車站的工作人員,也沒有人來領。由于乘坐的火車即將行駛,養父不放心將小女孩一個人丟下,于是便帶著她回到了陜西商洛老家。

這個小女孩就是孔女士。當時孔家已經有了三個孩子,經濟并不寬裕,但孔女士的養父母還是留下了這個孩子,給她取了名字,報了戶口,拉扯四個孩子長大。

孔女士被撿到當天所穿的衣物,包括暗黃色帶翻領毛衣、淺綠色毛衣、深綠色絨衣、紅色毛衣外套、橙色褲子、深紅色皮鞋,也都被養父母珍藏起來。他們知道,這是蒙蒙尋找親生父母的重要線索。

長大后的孔女士,在海南結婚生子。她一直沒有放棄尋找親生父母,也曾多次通過網絡尋親,但都沒有結果。

尋人啟事上

相似的經歷

轉折出現在錢江蘿卜干上印著的一篇尋人啟事。

2016年5月30日,浙江省公安廳刑偵總隊聯合浙江都市快報推出《快找人》欄目,將登記在冊的失蹤被拐兒童定期公布。2017年10月,《快找人》聯合寧波浩瑞印務有限公司一起出品愛心公益包裝,將失蹤孩子的信息印制在全國銷量領先的“錢江蘿卜干”外包裝上。

第一期推出的案例便是溫州女孩劉蒙蒙,失蹤的時候僅1歲零4個月。

蒙蒙的父母是浙江溫州人,80年代初在內蒙古開理發店為生。1987年3月21日,劉父劉母由于生意繁忙無暇照看蒙蒙,便讓正好要回溫州的外甥女與另一個小伙子將蒙蒙送到哥哥家幫忙照顧。

意外也就發生在那一天。當天8時15分,兩人帶著蒙蒙在北京火車站轉車時,在車站外合影留念,之后分別去購買車票和食物,都以為對方照看著孩子,沒想到碰面后發現孩子不見了。

前后不過15分鐘的時間,兩人趕忙尋找,但蒙蒙已經消失在了人頭攢動的首都火車站。他們立即給遠在內蒙古的劉父發電報,等蒙蒙父母搭乘火車趕到北京后,最佳尋找時間早已錯過……

劉父劉母沒有放棄,在火車站以及街頭巷尾尋找了一個多月,但都沒有看見孩子的影子。

但也正是這則尋人啟事,今年被孔女士機緣巧合下在互聯網上看到。她發現自己和蒙蒙走失的時間、地點、穿著、血型等均驚人地一致,于是聯系鹿城網警部門求助,這段失散35年的親緣也因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關鍵詞: 尋人啟事 親生父母 浙江溫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