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 正文

從電視臺制片人到辭職創業,這個85后女孩用三個月做到了全國第一

時間:2018-04-27 10:23:32    來源:中國網    

“從北京電視臺辭職的時候其實只想清楚了一件事。”新財知社的總裁楊洋這樣形容自己的創業理想。“做中國最好的財經視頻,失敗會后悔,沒嘗試更后悔。”

每一個初次接觸楊洋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她是一個富有魅力的女性。她的團隊成員甚至都戲稱她為“美總”。但和她合作的過的人都知道,這個外表光鮮的85后女孩并不是一個花瓶,她擁有一顆堅強而執著的內心。

上世紀90年代,北京的金融街的建設剛剛起步,每一個成長在北京的孩子,都見證了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行業在新中國的起步和成長。雖然還在上小學的楊洋并不能理解金融這個詞的含義,但當家中大人問楊洋長大后想做什么時,楊洋都會說:“長大后我想學金融。”

2008年,從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畢業的楊洋來到了北京電視臺財經頻道,進入了《天下財經》節目組,開始繼續追隨自己的金融夢,只不過這一次她有了一個特殊的身份,財經記者。

對于很多進入電視臺的女孩來說,穩定、體面的工作是她們來到這里的主要原因。而對于楊洋來說,來到電視臺不過是新一段奮斗的開端。

作為一線記者,她曾經連續一個月每天工作15個小時以上,即便是發燒到了站不穩的程度,她依然在醫院一邊掛吊瓶,一邊改稿。功夫不負有心人,入職沒幾個月,她的績效工資就已經達到了5位數。這對于那個時候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已經算得上是一筆巨款了。

伴隨著出色的表現,楊洋先后獲得了北京電視臺“十佳記者”、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好新聞獎”等一系列獎項。2012年,楊洋獲得了前往一線報道倫敦奧運會的機會,也正是在這次與全球頂尖媒體的交流中,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她想:我們的財經節目形態真的已經成熟了嗎?傳統的電視臺是否還能有新的嘗試呢?

2016年,這時的楊洋已經成為了BTV財經《對話大咖》欄目的制片人,也是當時BTV財經頻道最年輕的制片人。在過去的這些年中,她始終沒有停止過對于財經節目的探索,在《對話大咖》籌備期間,更是向電視臺提出了公司化運營的方案。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公司化運營的方案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極大地阻礙。2017年12月,楊洋終于下定決心,離開了這個自己奮斗了將近10年的地方,辭職參與創辦了新財知社。而頗具傳奇意味的是,她在電視臺的節目團隊,在知道她創業的決定之后,都在一個月內先后辭去了那份穩定、體面的工作,加入了她的創業公司。

從出鏡記者、總導演、制片人到創業公司的總裁,楊洋從來沒有固守在自己的安全區內。正如她在談論新財知社產品時所說的:“喬布斯能夠去修改上千遍蘋果的設計稿,我們又怎么敢滿足于現在的財經節目呢?我們為什么不去做新的探索呢?”

在這種探索精神的指引下,新財知社生產了一系列深入淺出的財經科普短視頻,并且迅速的上升至新榜商業財經PGC視頻的首位。

“我們的壁壘在于跨界能力。我們具備大部分財經內容生產者缺乏的高水平視頻能力,也具備大部分視頻內容生產者欠缺的財經專業性。我們的團隊成員相當大比例畢業于中央財經大學,既有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背景,也有專業的財經視頻媒體背景。”在評價新財知社的視頻產品時,楊洋這樣回答:“當然,我們應該做的更好。”

“人們總是聚焦在女性創業者企業家的一面,卻往往忽略了她們作為女性情感的那一面。”據了解,楊洋和她的團隊最近在籌備一檔女性創業者訪談節目,“女性創業者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她們承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以及社會的偏見。我們想要帶觀眾一起,去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

“作為創業者,你的生活快樂嗎?”

“快樂呀!生活沒有快樂,跟悲劇有什么區別?”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