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國內 > 正文

青島拿出“硬招”“實招” 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

時間:2022-05-05 13:48:50    來源:青島日報    

青島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目標

邁上“三個新臺階”

在規上工業的發展上,2024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5萬億元。

在制造業占比上,三年內實現制造業占比提高到28%,五年制造業占比提高到30%以上。

在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上,2024年實現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6500億元,占服務業比重每年提高1%左右。

實現“三個新突破”

在規劃建設一批高水平專業化園區上實現新突破。

在招引建設一批重量級產業項目上實現新突破。

在培育打造一批引領性的“新金花”企業上實現新突破。

爭創“四個新高地”

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國家級服務經濟中心

24條重點產業鏈發展目標

做大做強七大優勢產業鏈,產業總規模突破1萬億元,形成1000億級、2000億級、3000億級產業梯次發展格局,打造參與全球競爭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突破發展十大新興產業鏈,全力招引領軍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實施重點突破、跨代趕超。

大力發展七大現代服務產業鏈,實現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總額突破65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1萬億元,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0%。

五大行動

一、實施建群強鏈行動

建立由市級領導同志擔任“鏈長”、市直部門牽頭主建、重點功能區主戰的產業鏈發展機制

制定實施相關產業鏈三年行動方案,推動優勢產業強鏈、新興產業建鏈、傳統產業延鏈補鏈

大力培養產業鏈“鏈主”企業,支持其發揮頭雁引領和生態主導優勢

二、實施招大引強行動

突破產業項目招引建設,明確每個產業鏈每年引進20億元以上項目或行業引領性項目不少于2個;新引進的20億元以上產業大項目中,制造業項目占比不低于三分之一。

三、實施育苗倍增行動

實施百家龍頭和骨干企業倍增計劃:以海爾“四年5000億”、海信“五年3000億”、青啤“百億投資”為引領,壯大百億級、千億級企業陣容。

實施“育苗”行動:每年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20家以上、隱形冠軍企業15家以上、“瞪羚”企業20家以上。

四、實施創新賦能行動

新建一批企業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到2024年全市年度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450億元,每年新增首臺(套)裝備20項以上。

實施“工賦青島”行動,每年認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自動化生產線100個以上,實現5萬家企業上云目標。

五、實施要素保障行動

加強工業用地管理、全域推進存量土地提質增效、實施“標準地”供給、統籌重大項目能耗指標配置、引導資金投向重點產業鏈、加強人力資源協同。

加快實體經濟振興,青島拿出“硬招”“實招”。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日前聯合印發《青島市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劍指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

實業立市、制造強市,是青島一直以來的堅守,也是青島進位爭先、贏得未來更大發展空間的關鍵所在。在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市兩會之后,踏上發展新征程的青島迅速行動,召開全市實體經濟振興發展動員大會,對開展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進行動員部署,釋放鮮明信號強力聚焦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缎袆臃桨浮返某雠_,亮出了青島的“打法”,明確了城市產業能級加速躍遷的路徑和對城市發展棋局的深遠考量。

《行動方案》的總體思路可以用“一條主線、一個定位、三個并舉、五大行動”來概括。“一條主線”,即緊扣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主線;“一個定位”,即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與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相互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三個并舉”,即突出產業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并舉、項目招大引強與“專精特新”培育并舉、關鍵細分領域突破與全產業鏈發展并舉;“五大行動”,即聚焦24條產業鏈,實施建群強鏈、招大引強、育苗倍增、創新賦能、要素保障五大行動。

大抓產業、抓大產業,青島要通過實體經濟的聚力發展,在數字牽引、跨界融合、前沿突破、未來布局等方面占據發展主導權。這是產業加速變革和數字經濟全面與實體經濟融合的背景下,青島對未來城市競爭比較優勢的全面重塑。青島就是要培育一批供應鏈穩定、要素鏈完備、創新鏈活躍、“根植性”和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集群,塑造“青島制造”“青島服務”新優勢。

聚焦“7+10+7”產業鏈,實體經濟邁上新臺階

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堅實支撐。《行動方案》以三年為期,明確了青島實體經濟振興發展的目標,要推動產業發展邁上“三個新臺階”、實現“三個新突破”、爭創“四個新高地”。

托起五年GDP破2萬億元的戰略目標,青島要在三年內推動產業發展邁上“三個新臺階”。在規上工業的發展上,2024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5萬億元;在制造業占比上,三年內實現制造業占比提高到28%,五年制造業占比提高到30%以上;在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上,2024年實現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6500億元,占服務業比重每年提高1%左右。

在這一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大跨步崛起的新征程中,青島要實現“三個新突破”,在規劃建設一批高水平專業化園區上實現新突破,在招引建設一批重量級產業項目上實現新突破,在培育打造一批引領性的“新金花”企業上實現新突破;爭創“四個新高地”,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家級服務經濟中心。

錨定這一目標謀篇布局,青島堅持面向未來發展、面向增量崛起、面向生態型產業培育,重點發展“7+10+7”共24條產業鏈,并在《行動方案》中為24條重點產業鏈標定了2024年的發展目標。

做大做強七大優勢產業鏈,青島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提升發展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海洋裝備、食品飲料、紡織服裝產業,產業總規模突破1萬億元,形成1000億級、2000億級、3000億級產業梯次發展格局,打造參與全球競爭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突破發展十大新興產業鏈,青島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智能制造裝備、先進高分子及金屬材料、精密儀器儀表、通用航空、氫能與儲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全力招引領軍企業和關鍵配套企業,實施重點突破、跨代趕超。在集成電路、新型顯示、虛擬現實等產業上,集聚芯恩、京東方、歌爾等一批鏈主企業和重大項目,實現加速破題、全面起勢。

大力發展七大現代服務產業鏈,青島聚力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現代商貿、軟件和信息服務、科技服務、文化旅游、會展。引領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實現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總額突破6500億元,服務業增加值達到1.1萬億元,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60%。

青島還將超前布局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海洋物聯網、類腦智能、量子信息、深海開發、空天信息等未來產業,搶占發展制高點。

這樣的產業體系構建思路,體現了青島在產業變革時代全新的產業思維。眼下,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分工格局、運行邏輯、規則體系、競爭范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安全因素在區域產業鏈創新鏈布局中的權重上升,分工深化、協同互補、鏈條完整的產業集群創新成為產業競爭力的重要來源。面對產業邊界加速重構的當下,“融合”成為產業生長的新邏輯。青島確立的24條重點產業鏈,涉及“新”與“舊”、“虛”與“實”、“制造”與“服務”,既是獨立的產業鏈條,更相互依存、相互支撐,共同形成全新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全新的發展動力機制。

關鍵詞: 青島加快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 軌道交通裝備 現代產業先行城市 現代產業體系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