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當前訊息:變廢為寶,建筑廢料“煮”成混凝土再上崗

時間:2023-02-16 13:52:15    來源:九派新聞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16日訊 近日,長江日報記者在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商砼”)青山廠中看到,約400噸的“再生骨料”正等待著被送入攪拌機中制成混凝土。這些看似與正常砂石沒有區別的碎石塊,其實是建筑、工業廢料,在經過破碎、整形、層層質檢后,成了制備混凝土的原料之一。

“再生骨料”正等待著被送入攪拌機中制成混凝土。見習記者欒嘉雯 攝


(資料圖)

在洪山區關山街道的中建商砼技術部副經理宋正林,向記者介紹了這項“廢物利用”技術的詳情:“混凝土是由水泥膠材、砂石骨料、外加劑和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備而成的,其中砂石作為一項重要原材料,通常是高價購買?!睅啄昵肮炯夹g人員發現,廠站的廢棄試塊、建筑工地的廢棄支撐梁等,一般都會運到郊外堆放或是填埋,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還會造成環境污染。能否將這些建筑廢料垃圾加以循環利用,不僅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還能有效減少碳排放,改善處理建筑廢棄物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

破解“變廢為寶”應用難題,關鍵要保證這些替代材料能達到制備混凝土的原料性能標準。而建筑廢料的來源、特性及適用范圍的不同,往往需要經過不同的工藝進行加工。

根據建筑的應用部位、混凝土強度不同,運用的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也不相同。2016年開始,中建商砼研發團隊經過上百輪的試配驗證,制作了約200組混凝土試塊,測算這些由建筑廢料制成的“再生骨料”對混凝土強度、耐久性等方面的影響,以此檢驗混凝土的質量安全性。

通過一年的摸索與驗證,中建商砼自主研發形成了配比數據基礎庫,并將“再生骨料”混凝土納入日常質量管理體系,也為旗下的各個預拌廠提供了一份應用“再生骨料”的參考答案。這些建筑廢料搜集后,經過骨料生產線的破碎、整形處理,再運往攪拌站。

破碎處理后的建筑廢料看起來與正常砂石幾乎沒有差別。見習記者欒嘉雯 攝

“制備混凝土和煮粥類似,混凝土在澆筑的前一刻,都需要不停攪拌,以防止砂石下沉,水漿上浮?!鼻嗌綇S實驗室主任陳茂說,所有運來的“再生骨料”在使用前,要進行長達一周的吸水率、含粉量檢測,技術人員根據試驗數據,在配合比數據庫的基礎上進行靈活調整。

“按照中建商砼自主研發的配合比數據庫來操作,現在制備的普通非結構部位混凝土如果需要1噸的碎石,其中的250—300公斤可以由‘再生骨料’替代,混凝土質量品質不發生改變?!彼握终f。

全過程智能監管混凝土澆筑質量。見習記者欒嘉雯 攝

“通過該技術制成的混凝土已成功應用于部分施工現場的臨建道路、基礎墊層等部位?;炷临|量達標,又有‘綠色低碳’的原材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條新路子?!彼握中χf道。如今,某地新建屋頂、花架所用的部分混凝土,可能就來自某三環線道路改造拆除下的建筑材料。

(長江日報見習記者欒嘉雯 通訊員范容 徐海東 謝葆蘭 李航 實習生樊謙慧)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關鍵詞: 長江日報 變廢為寶 公司技術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