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IMF春季會議——經濟專家談美聯儲“得與失”

時間:2023-04-16 17:59:14    來源:看看新聞Knews    

當地時間4月10日-1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在華盛頓特區聯合舉辦了年度春季會議,旨在討論全球經濟形勢和金融政策。此次會議邀請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政要、學者和業界領袖參加,來自二十國集團的財長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出席一系列會議。

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復蘇成為每個國家甚至個人關注的焦點。近年來,美聯儲帶頭各個央行激進加息以壓低物價,油價和食品價格歷經高峰后已慢慢回落,然而核心通脹率居高不下,全球金融系統卻開始出“故障”。雖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聲稱短期內不會出現”金融穩定目標在短期內優先于價格穩定的情況”,近來各項不樂觀的數據激起人們對金融危機的憂思。

“目前就業市場如此強勁,核心通脹是難以降下來的。”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副院長和諾曼伯賓斯經濟學講席教授、小布什政府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成員、美聯儲前董事蘭德爾·克羅斯納(Randall S. KROSZNER)對記者解釋道,由于工資崗位多,勞動力市場需求大,所以整體流動性也較強。據美國勞工部發布額三月就業報告,三月新增23.6萬個崗位,失業率降至3.5%。


(相關資料圖)

“通貨膨脹現在正在下降,”克羅斯納說道,“美聯儲可能會將利率維持在目前的水平。”

上個月,美聯儲投票通過將基準利率提高四分之一個基點,至4.75%-5%范圍,再次突破新高。而美國三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漲5%,環比上漲0.1%,核心通脹上漲5.6%。雖然通脹速率已經明顯放緩,然而遠遠還是高于目標2%。而這“2%”的目標的合理性遭到了人們的質疑。

“像通脹目標,關于這是否有效的爭論有很多。我反正現在沒有看到太多證據支持設定通脹目標,我甚至不確定設定這個目標能夠解決問題,這可能甚至會導致通脹預期上升。” 克羅斯納表示道,“央行應該退一步思考,什么才是正確的框架。”

現在擺在美聯儲面前的除了通脹,還有金融風險的陡增。上個月硅谷銀行和瑞士瑞信銀行的爆雷使得全世界金融系統為之一怔。卜若柏(Robert Blohm)是北美經濟學家和投資銀行家,在亞洲金能源有限公司任常務董事,曾任中國中央財經大學教授,他告訴記者,此次美國面臨的債務和金融危機,是在糾正大約十多年前美聯儲犯下的一個“錯誤”。

2005年,時任美聯儲理事的伯南克提出了全球儲蓄過剩的觀點,以解釋美國為何持續出現經常項目赤字。與上世紀80和90年代的許多學術思想不同,他認為是美國以外的過剩儲蓄導致利率,尤其是長期利率低于應有水平。

“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曾批評了伯南克早期的貨幣政策,該政策不僅將貨幣政策應用于短期利率,還第一次應用于長期利率。”卜若柏解釋道,將久期用作政治工具是十分危險的。因為銀行借短放長,而長期利率變化對價格的影響會被久期放大。而現在為了力壓通脹,美聯儲不得不提高長期利率,“這導致了銀行危機,因為銀行持有太多的長期債券……這給不得不虧本出售債券的銀行帶來了一個大問題。 因此,馬爾帕斯表示,需要很多年才能糾正伯南克推出的這項政策,將長期利率作為政策工具,而不僅僅是短期利率。”

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喬治娜·格奧爾基耶娃在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她表示全球經濟正在經歷復蘇,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挑戰。她呼吁各國政府應該采取積極措施,包括加強財政政策、推進結構性改革、提高技術創新能力等,以促進經濟增長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而現在全球目光聚焦于美聯儲以及各國央行要如何在過去的經驗教訓上,引導國家經濟走出疫情的陰霾,在后疫情時代站穩腳跟。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