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每日熱門:陪伴上海人30年!知名百貨最后一家店也要關了?

時間:2023-04-26 13:04:42    來源:看看新聞Knews    

坊友們


(相關資料圖)

有多久沒去太平洋百貨了?

最近,一條消息廣為流傳

太平洋百貨徐匯店

下半年合約到期后

或將不再續約

這也意味,這家30年老店

很可能——

結束在上海的最后一家門店

在不少上海人眼中

太平洋百貨

是1990年代到2000年代

魔都最紅的商場之一

很上檔次

上世紀90年代

徐匯店總播放《寶貝對不起》

淮海路店是“約會逛街的圣地”

……

這些花邊消息

在茶余飯后被津津樂道

▲ 1996年刊登在《文匯報》上的文章

隨著新消費潮流涌現

購物中心等零售業態推陳出新

太平洋漸漸失去位置

2016年底,太平洋淮海店

租約到期后不再續約

2020年,太平洋不夜城店

也在租約到期后交還業主方

現在,太平洋徐匯店

也很可能面臨同樣命運

令不少人感到唏噓

↓↓↓

那么,太平洋徐匯店

真的要關門了嗎?

商戶:不是聽說,是肯定!

記者在太平洋百貨徐匯店走訪時,問及商場租約到期、可能撤出的消息,大部分柜臺都知曉此事,并給出肯定回答“不是聽說,是肯定。”

三樓的一名商戶說:“8月底這里就結束了。”

管理部門:不便回答

記者向太平洋百貨行政管理部門求證,對方表示不便回答。

不過,多方消息向記者證實,2023年下半年,太平洋百貨徐匯店合約到期,目前沒有續約意向。

▲ 曾經的徐家匯商圈,左為港匯恒隆廣場,右為太平洋百貨

太平洋百貨的輝煌和沉寂

是許多傳統百貨商場的一面鏡子

在多個商戶看來,太平洋百貨的沒落一方面與外部原因有關。線上經濟興起,疫情的沖擊,都使傳統商場客流銳減。“以前徐家匯、南京路的游客都很多,本地人一般要等折扣,外地游客買起來很爽快,這幾年游客少了。”一名商戶說。

另一方面,與太平洋自身墨守成規不無關系。當其他商場大力引進新店、首店,持續轉型升級時,太平洋顯得默默無聞,不少品牌已“過時”。太平洋徐匯店上一次改造,還要追溯到2008年,彼時從硬件設施到外立面、整體風格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整,轉眼已過去15年。

“以前可以說太平洋是引領潮流的,但現在已經不是了。”一名接近太平洋百貨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社會的品牌導向跟過去大不一樣,百貨和購物中心也不一樣,現在的太平洋,跟旁邊六百(百貨)更接近。”

事實上

除了太平洋百貨

徐家匯商圈

還可能迎來其他變化

六百百貨升級改造

記者了解到,六百百貨等商場或將于2023年底、2024年一季度啟動升級改造。成立于1952年的上海六百百貨,擬將現有建筑體拆除重建,打造符合新時代消費者需求的綜合性精品購物中心。

美羅城和港匯恒隆廣場

正變得“年輕”

即使是太平洋百貨的人,也承認徐家匯商圈不缺“流量”,這里不僅年輕人集聚,高端消費也極具活力,比如美羅城和港匯恒隆廣場。

4月18日,電影《灌籃高手》上映的前夕,一場線下地推活動已在美羅城如火如荼地進行。傍晚時分,美羅城的3D球幕和建筑外屏聯動播放那些活躍的“籃球少年”,喚起一代人的青春記憶。

記者看到,美羅城負一層的中庭內,櫻木花道、流川楓等“湘北隊”5名主力隊員的立牌栩栩如生,經典場景吸引了不少粉絲前來,比著剪刀手合影,購買周邊商品。

▲ 4月18日起,《灌籃高手》線下地推活動在美羅城進行,許多粉絲前來拍照、購買周邊。

這種熱鬧而好玩的活動

在美羅城稀松平常

商場內一家日漫周邊店的店主

粗略數了數

2023年早些時候

美羅城策劃了“潮流藝術展”

3月舉辦了咖啡節

即將到來的5月

米哈游新游戲的活動也預定好了

美羅城呈現著特色室內街區的布局,餐飲、雜貨、動漫、數碼、書店、電影院等業態很豐富,打破了傳統商場模式,每層樓都能找到不同的“吃喝玩樂”。同時,由于整棟建筑內聚集著日系動漫等年輕潮流業態,整體特色又很鮮明。

4月18日,港匯恒隆廣場的人氣也不錯。作為香港恒隆地產進軍內地的首個項目,1999年開業的上海港匯恒隆廣場至今已20多年,一直是國內領先的優質商業項目。

▲ 4月18日,港匯恒隆廣場內景,有品牌做快閃店活動,商場內人氣不少

根據恒隆集團發布的年度業績報告,2021年,港匯恒隆廣場年末出租率為100%,全年租金收入達11.63億元,僅次于南京西路的上海恒隆廣場。2022年,港匯恒隆依然表現出眾,商場在受疫情影響以外的十個月營業額更勝2021年同期。

可以說,上海港匯恒隆廣場,已成為恒隆集團在內地最賺錢的項目之一。

不改變不創新

只會更快被淘汰

這些年

徐家匯商圈一直在“變”

外在硬體與內部業態

持續探索創新

2022年,徐家匯天橋連廊二期開放后,美羅城、東方商廈、港匯恒隆廣場等商業體形成了有機連接,徐家匯“地下-地面-空中”的三維過街系統進一步完善。

站在天橋上,人們可環視整個徐家匯商圈,俯視橋下的車水馬龍,也可坐在長椅上享受陽光。這里不是單純的過街天橋,還是市中心難得的“城市陽臺”、漫步空間。

“這些年,人們經常說,實體消費場所需要創新,但有難度。”一位接近太平洋百貨的業內人士說,和線上經濟比,實體商場肩上的負擔很重,大幅度的創新實現起來并不容易。

但他說,如果不改變、不創新,結果只會更快被淘汰,畢竟轉型成功的例子就在眼前。

坊友們,有多久

沒去逛太平洋百貨了?

在那里有什么回憶?

留言區一起來曬曬吧~

編輯:金瑩瑩

來源:澎湃新聞、網友評論等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