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沒有“學術紂王”何來“學術妲己”?-資訊推薦

時間:2023-06-07 15:15:23    來源:紅網    


【資料圖】

近日,南方某大學以女博士答辯被評委點出不足,未予通過。評委說:“不過沒事,??老師一定會把你安排在高校工作……”據網友爆料稱,這名女博士生擁有19篇SCI論文和一篇在nature雜志發表的署名第一作者的論文,主要是靠導師關系,因此被稱為“學術妲己”。此段視頻一發,話題#學術妲己#瞬間登上微博網絡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妲己,原指封神榜中通過自己的美貌誘惑紂王,以此獲得更多寵愛與權力的妃子。置于當下,更多的是指靠自己的美貌與身體去獲取更多的學術資源的高學歷女性,主要體現在發表論文方面。這些女性靠自己的個人魅力,獲取了更多的學術優勢,造成了學術資源不平等和學術不公的現象。古往今來,多少研究員坐住了冷板凳,守住了清廉心,老老實實做學問,為中國的理論研究做出卓爾不群的貢獻。而像此等“學術妲己”事件在筆者看來,不僅違背了學術圈的誠信原則,同時也傷害了許許多多底層研究人員的權益和尊嚴,讓公眾寒了心。

除此之外,在聲討“學術妲己”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聲討“學術紂王”。綜觀如今的學術圈,確實存在著大多數男性壟斷學術資源的現象。高校下放給導師的權力很大,初衷是為了方便研究,可是卻越來越變了味——導致了導師權力過于集中。“權力過度其實就是腐敗的溫床。”那些壟斷學術資源的“紂王”們隨意分配論文研究成果,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掌握著莘莘學子論文發表的“生殺大權”。為了取得科研優勢,獲得發表論文的機會,一些學生不得不爭相獻媚,犧牲色相,走上了鋌而走險的道路。可以這樣說,沒有“學術紂王”就沒有“學術妲己”。

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孫正聿教授曾說過:“學術,就是有端正的學風和文風,不投機取巧,不嘩眾取寵,不趨炎媚俗,老老實實地做人,老老實實地做學問。”無論是清除“學術妲己”,還是聲討“學術紂王”,都代表了公眾希望學術更加公正誠信的愿望。學術圈應從自身出發,建立行業規律,加強學術信念建設,同時,有關部門也應建立健全學術法律,加強監管力度,維護好學術秩序。

據媒體報道,相關高校回應已對“學術妲己”介入調查,筆者望加快調查進度,肅清學術流毒,還學術圈一方清凈之地。(肖鋮權)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