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清豐:深化“一村一警”“警網融合”探索基層治理新途徑-環球速讀

時間:2023-06-28 17:11:19    來源:濮陽市廣播電視臺    

今年以來,清豐縣公安局創新發展“楓橋警務”,持續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以標準化、流程化、信息化為抓手,積極探索“警格+網格”融合融治工作模式,壯大警務團隊力量,打造基層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今年以來,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數同比分別下降44%、43%。


【資料圖】

前不久,清豐縣陽邵鎮陽轄區群眾范某在與妻子在婚姻訴訟中因彩禮糾紛發生矛盾,雙方家人發生激烈爭吵,鎮派出所輔警白亞威接到報警后迅速和民警趕到現場。

清豐縣陽邵派出所警務助理白亞威:當時到現場之后,那個情況是刻不容緩,我看見抓緊上報給轄區民警,由民警、輔警、警務助理、司法鄉鎮村干部等多方面組成調解團隊,對這個事進行調解。

由于當事人雙方積怨很深,雖然警務調解團隊進行了調解,但雙方并沒有達成一致。隨后,警務調解團又私下進行了多次調解。

清豐縣陽邵鎮警務調解團調解人徐學恩:在調解過程中,范某回北京打工走了,在這種情況下李亞斌所長帶領八個人的調解人員,又到北京找到范某調解,在北京最終雙方達成協議。

矛盾調解工作是社會綜合治理的難點,也是基層綜合治理的薄弱環節。今年以來,清豐縣把“一村(格)一警”工作納入全縣社會治理總體規劃,強力推進,縣公安局分別與縣委組織部、縣委政法委等部門聯合出臺多項文件加大基層治理力度,全縣587個專職網格員全部兼任警務助理,協助社區民警做實警務工作。

清豐縣固城派出所呂家警務室杜家洼村網格員兼警務助理陳云:我經常會在村里遛一遛、轉一轉,注意排查村內是否有風險隱患,特別是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問題,及時通過“平安通”APP上傳至“一村(格)一警”警網融合管控平臺,進行分類解決。

全縣網格員與社區警務有效聯動,形成了警務室民警為主、工作站輔警為輔、村居網格員為補充的“一室一警、一站一輔警、一村一網格員”的警務模式,使基層治理力量全面增強。社區警員與網格員隊伍相互配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彌補了基層警力短缺的不足。網格員充分利用人員充足、對駐村情況熟等優勢,積極與社區民警對接,及時提供各類線索,有力推動了派出所基礎工作的扎實開展。

清豐縣陽邵鎮派出所所長李亞斌:2023年我們實行雙格融合以來,我們警情少了,非警情有人管了,工作效率提高了。

按照“中心+平臺”模式,清豐縣綜治中心和縣公安局聯合成立警網融合管控中心,根據矛盾問題的類別分部門認領解決。實現一般問題解決在鄉村,復雜問題縣鄉村上下貫通、左右支援、協同解決。該模式運行以來,化解各類矛盾糾紛4375起,整治消除各類安全隱患3216余起。

清豐縣馬莊橋趙家村村支部書記趙玉甫:實行“警格+網絡制度”以來,轄區民警、輔警、警務助理和五支隊伍都能融入到群眾中去,融入到村兩委中來,積極幫助村里開展法律宣傳、巡邏防范,解決處理問題,尤其是在矛盾排查化解方面能夠在第一時間發現,調解隊伍及時化解處置,通過這些實質性的有效措施,村里糾紛減少了,案件沒有了,治安更好了。

記者:王玉京李華濤

編輯:賈雪婷

審核:趙 玲

終審:馬詠川

關鍵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