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青島將迎來長達4個月休漁期 本地養殖小海鮮都有什么?

時間:2021-04-30 16:00:28    來源:青島早報    

原標題:休漁不休魚 餐桌不缺鮮

5月1日12時至9月1日12時,青島將迎來長達4個月的伏季休漁期,漁民禁止出海捕撈后,本地養殖的小海鮮都有什么?早報記者探訪島城多處海洋牧場及養殖基地發現,各種海鮮將陸續收獲上市,豐富市民的餐桌。

西海岸新區

探訪

深海網箱魚豐富餐桌

“為滿足伏季休漁期間市民的餐桌需求,每年4月中旬,我們從福建采購的花鱸、大黃魚、加吉魚、包公魚等優質活魚數量超過10萬尾,全部投入海洋牧場深水網箱進行規模化養殖,大約2個月時間,預計年產量達到20多萬斤。 ”魯海豐集團辦公室主任汪顯剛介紹,作為島城最大規模的海洋牧場,魯海豐國家級海洋牧場在穩定本地海產品養殖品種規模基礎上,圍繞大黃魚、花鱸、加吉魚等市場認可度高的南方養殖品種,南北接力養殖,打造青島市深海養殖體系,將南方優質魚引進北方市場,壯大深水網箱養殖規模,豐富島城水產品供應。

汪顯剛表示,深海網箱的環境與大海沒有區別,時這些魚也不靠投餌喂養,加上海洋牧場所在的位置海水不停地流動,這些魚需要不斷地在網箱內游來游去,幾個月下來,肉質就變得緊實,接于純野生魚的品質。

記者了解到,從2019年5月份起,青島市7家養殖企業從福建采購大黃魚、加吉魚、鱸魚等海水魚類26萬尾,放置到大網箱中進行養殖,還在國內首創太陽能發電 “燈光誘餌”設備并安裝于網箱中,利用水下集魚燈吸引自然海域的浮游動植物和小魚、小蝦等聚集于網箱內,模擬野生環境供養殖魚類追逐捕食。經過3-5個月的“野化養殖”,魚肉緊實無土腥味。

按照計劃,至2025年,力爭深水網箱養殖數量達到500個,年產量達到240萬公斤,年產值2.4億元,成為青島市漁業養殖新的經濟增長點。根據規劃,到2025年,新區海洋牧場建設再上一個臺階,其中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將達到13-15處,海洋牧場產值突破14億元。

紅島碼頭

探訪

蛤蜊肥美日捕10萬斤

來青島旅游的人,大都知道啤酒配蛤蜊。而皮薄肉嫩的紅島蛤蜊,稱得上是青島小海鮮里的一絕。眼下,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蛤蜊也進入收獲季節。 4月29日上午8點,記者在紅島漁港碼頭看到,滿載著蛤蜊的漁船不斷靠岸,讓碼頭變得熱鬧起來。從船只出海捕撈到上岸銷售,再到進入市民視野之中,每一斤蛤蜊都需要經過攪、篩、洗、泡等多個步驟才能完成。

漁民介紹,封海前許多商販加大了預訂量,均一天就有8萬斤蛤蜊上岸,到正式休漁后,每天的捕撈量將增加到10萬斤以上。

漁民趙宇昌介紹,今年的蛤蜊受海星影響減產已成定局。不過總體產量還是能滿足市民日常需求。以前最多每天能上岸20萬斤,現在的數量可能要減少。另外今年蛤蜊的價格也比往年貴,每斤要貴1到2元。

趙宇昌介紹,現在正是蛤蜊肥的時候,五一后將迎來蛤蜊收獲的高峰期,整個收獲期將持續到9月份。 “現在市場上雖然也有來自大連、秦皇島等地的蛤蜊,但賣得最好的還是咱們本地蛤蜊。皮薄肉肥、泥沙少還新鮮,大家都認紅島蛤蜊。 ”城陽海鮮批發市場的一名商販說。

關鍵詞: 青島 休漁期 小海鮮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