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特別關注 > 正文

藝考文化課成績占比提高 青島藝考生何去何從?

時間:2022-01-17 10:32:43    來源:青島早報    

改革措施為“藝考熱”降溫

藝考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在于引導社會理性對待“藝考熱”。2020年,全國藝考報名人數高達117萬人,創下歷年新高,2002年報考人數僅有3.2萬人。 2002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510萬人,藝考報名人數占比為0.6%,2020年這一比例達到了10.92%。從專業招生來看,2020年藝術類本科專業招生人數僅次于工學和管理學,位居第三。同樣,在近兩年傳出新建消息的行業特色型大學中,電影、藝術、音樂類高校相繼涌現。

高漲的“藝考熱”背后,免不了存在“走捷徑”“投機考學”的動機。 “確保高考的公平正義”被視為藝考改革的核心目的。青島大學講師、設計藝術學博士劉洋指出,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政策的重大調整表現為提高文化成績、降低專業考試成績占比,扭轉重專業輕文化、重招生輕培養的人才培養傾向,打消了部分學生家長把參加藝考作為進名校“跳板”的功利思想。當然,對于在相關專業領域確有專長的藝術人才,藝考改革也提出探索建立破格錄取機制。

更加重視人文素養的養成

“給藝考降溫,并不是要堵住藝術學子的求學道路。藝考改革的用意更多在于改變部分學生通過藝考走捷徑的現狀。從這個角度看,對于真心喜歡藝術的考生來說,是一個福音。眾所周知,擁有厚重的文化素養才能讓藝術人才走得更遠。”劉洋舉例,2020年中國傳媒大學將藝術類專業考試的初試定為文化素養基礎測試,只考文、史、哲科目,就是一個非常明確的引導:讓考生更加重視人文素養的養成。

此外,藝考熱不等同于藝術熱。藝考生的社會需求、培養質量、畢業生就業狀況,又是如何呢?在陳濤看來,藝術生從師范類、表演類、體育類等專業畢業后,多數會選擇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就業前景比較樂觀,但只有經過了專業訓練、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能夠勝任相應的工作崗位。教育部去年發布通知強調,從嚴控制藝術類專業設置,去年9月份的藝考改革則進一步要求,在高校定位布局上,需緊密結合社會需求,綜合考慮學校辦學條件、畢業生就業狀況等,對社會需求不足、培養質量不高的專業,予以調減或停止招生。

/ 延伸 /

面對校考如何取舍

截至目前,2022年的藝考形勢如何?山東省高考新聞發布會政策解讀專家、升學規劃專家婁雷表示,從目前的考生報考情況來看,沒有出現明顯的大小年現象,考生的人數比較穩定。同時,各個高校的招生計劃也維持穩定的狀態,今年的錄取率會保持平穩。但是因為提高了對文化課的要求,同時專業課考試也發生了很多變化,所以雖然錄取人數沒有改變,但是錄取的人群一定會有變化。“一批專業很好,但是文化課較弱的考生將比較吃虧。”婁雷說道,2022年藝術類統考包括美術類、文學編導類、書法類、舞蹈類、音樂類、播音主持類等6個類別,聯考包括影視戲劇表演類、服裝表演類、航空服務藝術類等3個類別。單獨進行校考類的專業越來越少,考生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文學編導類、播音主持類、攝影類本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為普通類一段線,和普通考生的分數線相同;美術類、音樂類、書法類、航空服務藝術類本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為普通類一段線的75%;舞蹈類、影視戲劇表演類、服裝表演類本科文化錄取控制分數線為普通類一段線的65%。雖然獨立設置的藝術類院校和參照獨立設置的藝術類院校有自主劃線的資格,但是也都紛紛提升了對文化課成績的要求。

婁雷建議,接下來面對校考的集中組織期,對于那些統考成績不算太差,而文化課成績又不怎么好的考生,建議直接復習文化課;如果統考成績名次排名比較靠后,比如考場發揮不佳,無論文化課好壞,這類考生都有必要參加校考,因為統考成績不好,報考承認統考成績的院校希望就很渺茫;統考成績很好,文化課也不錯,這樣的考生也比較建議參加校考,因為這樣的考生是有機會、有希望沖刺專業類知名院校的。(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楊健)

關鍵詞: 文化課成績 占比提高 省級統考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