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力度 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今年63歲的績溪縣瀛洲鎮龍川村村民胡某,2021年查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經常并發肺部感染。一年多的治療,花光了他多年積蓄。不久前,瀛洲鎮民政部門了解情況后,幫他收集相關看病材料送去醫保局報銷,并為他申請了低保救助,解決了他的難題。
社會救助是保民生、促公平、救急難的基礎性和托底性制度安排。為胡某這樣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提供保障,是社會救助制度的主要功能。去年以來,我省積極修訂完善低保、臨時救助操作規程和特困人員認定辦法等制度規定,制定《安徽省低收入人口認定及救助暫行辦法》等相關的配套措施,提升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水平。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既是發展大局,也是關鍵民生。我省對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已脫貧人口,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并按困難類型給予專項救助、臨時救助等,做到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同時,實行“低保漸退”政策,對家庭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給予一定期限的救助漸退期,確保脫貧穩定。
社會救助保障標準不斷提高。今年,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民政廳等部門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明確提出當居民消費價格單月漲幅達到一定標準時,將向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補貼,讓困難人群倍感暖心。全省城鄉低保對象208.9萬人、特困供養人員34.7萬人,全省低保平均標準增長4.5%。
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我省逐步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救助體系,社會救助標準不斷提高、救助機制逐步完善、兜底保障能力持續強化。”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負責人說。
提速度 審批下放及時辦理
“多虧臨時救助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否則,湊不齊治療費用,沒法看病呀!”近日,肥東縣牌坊回族滿族鄉居民王國民激動地說。他因身患疾病,導致家庭困難,該鄉民政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開通綠色通道,幫他申請了臨時救助2500元。
肥東縣民政局建立縣、鄉(鎮)、社區“三級聯動”的主動發現機制,通過民政專干落實“網格員”職責,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納入救助范圍。 “自審批權限下放鄉鎮以來,縮短了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群眾關切的民生大事審批時間,有效保證申請(退出)當月辦結、進退有序。 ”該縣低保中心負責人汪順說。
優化工作機制,讓救助提速度。近年來,我省一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制度;另一方面,持續推進社會救助審批權下放至鄉鎮(街道),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目前,全省共有95個縣區、1210個鄉鎮實現審批確認權下放。
銅陵市銅官區天井湖社區居民戈師傅因患重病生活困難。他通過社區微信公眾號了解到相關救助政策后,于2021年7月8日向社區救助窗口提出了申請。社區救助中心迅速開展入戶調查、綜合評估,在7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幫助其辦理了低保、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3項救助,解決了他的難題。
去年5月1日起,銅官區在西湖鎮、東郊辦、新城辦、天井湖社區、映湖社區、官塘社區開展社會救助審核確認委托實施試點工作,將低保、特困人員供養、臨時救助、低收入家庭認定 (統稱社會救助)審核確認權下放至鎮、辦、社區,取消原來的區級社會救助部門審批環節,提高工作效率。“具體工作中,我們在各鎮、辦、社區分別成立了救助中心,為救助工作先行審核把關;試點單位成立聯審聯批領導小組,對救助事項進行審核確認。 ”銅官區民政局負責人介紹,審批權限下放后,該區社會救助辦理時限壓縮到7個工作日內,救助方式上也實現由居民“點單救助”變社區“按需下單”,實現了精準救助。
為進一步提升救助效果,我省還加強社會救助平臺信息化建設。通過建設社會救助大數據信息系統和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建立低收入人口數據庫,與江淮大數據平臺對接,打破“信息孤島”,逐步實現對低收入人口的信息匯聚、監測預警、精準救助。
升溫度 創新項目優化服務
34歲的洪某是蚌埠市淮上區居民。去年3月,洪某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高昂的治療費用給家庭帶來沉重負擔。了解情況后,淮上區民政局及時將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但由于年度醫保費用封頂,個人仍需負擔高額治療費用,后續的藥物治療費用更是犯難。今年3月底,洪某妻子到蚌埠市救急難基金會申請救助。基金會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受理,經入戶調查、家庭經濟狀況核查、專家評審等審核流程后,撥付救助金4萬元,幫助洪某暫渡難關。
2016年,蚌埠市民政局創新建立“救急難”工作機制,成立了市救急難基金會。 “基金會的成立,彌補了當前社會救助政策的短板。救助對象不限戶籍,只要是本市境內長期居住和生活的人員都可以提出申請,救助范圍擴大至所有困難家庭,救助金最高限額是5萬元,特殊情況最高可達10萬元。即便是非醫保范圍類的醫療支出,也納入救助額度的測算范圍。”該市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的王志介紹,基金會成立以來,通過網絡眾籌、企業捐贈等累計籌款480萬余元,成功實施5例網絡慈善眾籌項目和109例急難家庭個案救助項目。
創新救助項目,提升救助溫度。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全省各地開展以“情滿江淮 共享小康”為主題的社會救助品牌創建活動,搭建了一批服務困難群眾的供需平臺,創建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服務品牌。合肥市包河區通過專業社會工作介入社會救助和“慈善綜合體”建設,形成一批如 “樂善樂行”“益聚同安”“五色幫客”“愛心壹佰”“一米陽光”等社會救助品牌,探索出一條“政府+基金會+社工機構+社會力量”的四位一體社會救助模式;郎溪縣以該縣心理學會為依托,圍繞“關注老人心理健康”,對全縣特困供養機構集中供養的老人和工作人員等,開展多種形式、生動活潑的心理健康活動。
“聚焦各類困難群體,通過‘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和‘情滿江淮 共享小康’社會救助品牌創建活動,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筑牢民生底線。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推進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完善購買特困人員住院護理險等社會救助事務性、服務性工作,滿足困難群眾多層次多元化需求。(記者 李明杰)
關鍵詞:
上一篇:合肥軌道9線并進
下一篇:平臺應當好直播監管“第一主體”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申家鑫通訊員劉亞楠報道中國民航將自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執行2022 23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新航季,山東省機
2022-10-29 07:49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杜虹曉畢勝濟南報道近日,濟南市市中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轄區內多處隔離護欄陸續失蹤。據統計,丟失護欄50余節,共計約1
2022-10-29 07:45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張海振濟南報道10月28日,濟南市歷下區城管局在東關街道萬科海晏門小區舉辦“金秋十月迎碩果垃圾分類見行動”——“黨建
2022-10-29 07:31
10月28日,山東省統計局官方網站發布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山東全省經濟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大眾日報
2022-10-29 07:39
2022年10月28日0時至24時,全省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3例,其中青島2例,均系重點人員篩查檢出;濱州1例,系集中隔離點檢出。新增本土無癥狀感
2022-10-29 07:36
門庭若市打一生肖是什么動物?門庭若市的意思是什么?一起來看看吧!從釋義來看形容非常熱鬧,而12生肖中最喜歡熱鬧的生肖是馬,再加上有成語成
2022-10-28 22:49
蝦仁蒸蛋等于砒霜是真的嗎?蝦仁蒸蛋需要把蝦先煮熟嗎?不小心吃了生蝦仁怎么辦?一起來看看吧!網傳蝦皮蒸蛋吃了人會出現上吐下瀉、肌膚瘙癢紅
2022-10-28 22:47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邢晨通訊員呂尚偉煙臺報道養老服務人才匱乏、從業人員技能水平低,一直是困擾養老服務發展的難點、重點和堵點問題,為了
2022-10-28 18:3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邢晨通訊員呂尚偉煙臺報道為進一步改善老舊小區養老服務設施現狀,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煙臺市萊山區出臺了《萊山
2022-10-28 18:46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秦文濟南報道記者從濟南公交獲悉,為方便蟠龍路、虎山路周邊居民出行,填補蟠龍路、虎山路等部分路段公交空白,自10月29
2022-10-28 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