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全球熱資訊!機收機種助力減損增收

時間:2022-10-13 06:39:42    來源:安徽日報    


(相關資料圖)

秋收、秋種時節,記者在滁州各地田間地頭走訪,水稻機收減損大比武、油菜機械化種植技術現場培訓會等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廣大農技農機干部、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種糧大戶在全力戰“三秋”的同時,注重減損增效、推廣新型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業機械,確保秋糧顆粒歸倉,穩定冬小麥、擴種冬油菜。

9月26日,在天長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農業科技試驗基地,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記者看到,一場水稻機收減損大比武即將開賽。

隨著哨聲響起,比賽開始,來自8家農機合作社的參賽選手快速來到指定作業田塊,駕駛大型收割機嫻熟地穿梭在田間。收割機像鉚足了勁的“鐵牛”,前面翻滾的割刀大口“吃”進一片片水稻,不到15分鐘,僅三四個來回,每個選手指定的2畝多田塊就收割完畢。

“今天的比賽一共有三個評判標準,一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田塊水稻的收割,二是留茬高度必須在15厘米以下,三是測定1平方米內,誰落籽少,誰減損少,就是優秀。”天長市農業農村局徐長斌對記者說。

水稻機收減損大比武,既是機收速度的比拼,也是作業質量的考驗。在選手們收割完畢后,考核人員走到田間測量、稱重、計算,最終評定出了一、二、三等獎。

近年來,天長市積極引導全市農業合作社樹立“減損就是增產”意識,加強對水稻、小麥等主糧機收減損技術指導,加大新型農機和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指導機手落實作業操作規程,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9月27日,在滁州市南譙區烏衣鎮大同圩村的一塊稻茬油菜種植示范田里,幾臺新型農業播種機和植保無人機“上天入地”,在轟鳴聲中將油菜種子和化肥播撒在農田里,快速而精準。

“按照擴種冬油菜的要求,滁州市今年油菜播種面積達33萬畝,擴種了12萬畝。為了讓廣大農戶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油菜播種技術,我們舉辦了此次油菜機械化種植技術現場培訓會,現場示范推廣6項實用技術。”滁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萬東告訴記者,此次示范推廣了種肥混播、精量播種和同步側深耕、無人機化除等復式綜合技術,可有效提升油菜播種效能產量。

“現在示范的是種肥混播技術,可選用與小麥通用的播種機,隔行封堵,播種行距控制在30厘米至40厘米,播種深度為5毫米至25毫米……”隨著滁州市農機推廣專家的介紹,一項項新型技術陸續示范開展,來自該市各地的農機農技人員、種糧大戶全神貫注學操作、問難點、看效果,紛紛表示要把學到的新技術運用到即將開始的秋種中。

“通過現場學習交流,我對稻茬油菜播種如何處理秸稈還田、如何選擇機械、如何合理施肥等都做到心里有數。”天長市禾禾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糧大戶平東林對記者說,擴種油菜能做到冬增綠、春增景、夏增收。(記者 羅寶 通訊員 陳明)

關鍵詞: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