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熱文:全國高速鐵路首例改建任務勝利完成 收到省政府感謝信

時間:2022-11-15 06:51:12    來源: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    

引江濟淮工程航道下穿既有滬蓉高鐵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致信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對國鐵集團長期以來鼎力支持和幫助安徽省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引江濟淮工程建設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資料圖】

安徽省人民政府在感謝信中指出,引江濟淮工程建設過程中,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勇于擔當,攻堅克難,全力支持工程涉鐵項目建設,安全、優質、高效完成全國高速鐵路首例改建任務,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鐵軍精神,為打贏引江濟淮工程試通水試通航攻堅戰作出了突出貢獻。

行業內備受矚目的“高鐵大撥接”

鐵路撥接工程,是指鐵路線路位置發生變化的改造工程,需要將原有線路的部分路段改到新線位上。因為原有鐵路線一般都正在承擔運營任務,所以新舊線路并網施工必須集中在一個相對短暫的“窗口時間”段內集中完成。正因如此,施工單位一般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機械,分多個作業面同時施工,迅速完成撥接。

引江濟淮工程航道下穿既有滬蓉高鐵,要滿足通航條件,必須新建線路,讓滬蓉高鐵搬家。滬蓉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網“四縱四橫”中第二長的一“橫”,服務華東沿海地區、華中地區和西南地區。其中,跨引江濟淮工程段最為繁忙,日通行列車達122列,為最大限度減小對既有營業線的影響,撥接施工只能利用晚上的天窗點進行作業,天一亮,滬蓉高鐵就要恢復正常運營。

2021年4月26日晚,天空飄著濛濛細雨,10點30分,隨著現場總指揮的一聲令下,來自中鐵四局等單位的土建、軌道、防護、精調等多個工種的1000余名鐵路建設者迅速開展扒除、鋸軌、線路撥移、鋼軌合龍、填充道碴、大機搗固、開通試驗等施工作業。

本次大撥接施工,涉及引江濟淮工程江淮溝通段與既有滬蓉線雙線鐵路交叉引起的工務、信號、電氣化、電力、通信等多專業改造施工,主要在上下行四個撥接口同時施工,上海鐵路局集團公司對部分列車運行進行了調整。要點期間,主要完成撥接線路、大機搗鼓線路、接觸網改造、啟用新信號聯鎖閉塞設備等多項施工任務,技術方案復雜、施工體量龐大、安全壓力大、多專業立體交叉施工,是國內首例高速鐵路雙線同時撥接的改建工程,也是引江濟淮全線重難點和控制性工程之一。

“10分鐘后,線路列車將從合肥南站出發,所有人員停止作業。” 27日凌晨5點30分,中鐵四局現場總指揮喊道,并吹響了防護口哨。現場作業人員立即停止工作、盤點機械物資、排查現場。6時許,“天窗”作業結束,所有作業人員有序離場。隨著首趟檢測列車順利通過,撥接施工順利完成。

此次改建涉及線路4540米,撥接時出動機械設備840余臺套。大撥接工程施工圓滿完成,為引江濟淮河道施工掃除一大瓶頸。

引江濟淮工程是國家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安徽省基礎設施建設“一號工程”,對緩解淮河流域水資源短缺、溝通江淮航運、改善巢湖及淮河流域生態環境、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引江濟淮工程建設期間,新建或改建跨河橋梁145座,其中鐵路橋4座,分別穿越運營中的寧西、合九鐵路和滬漢蓉高鐵,以及當時在建的桐廬鐵路。為滿足輸水、通航等要求,由上海東華地方鐵路開發有限公司承攬3座穿越既有鐵路橋代建任務。

引江濟淮涉鐵工程開工以來,針對高鐵改建過程中,其設計、施工和建設管理沒有成熟經驗可供借鑒,東華地鐵公司立足服務重大民生工程的職責使命,牽頭帶動參建各方,共同打造“高效、優質、安全、文明、綠色、廉潔”的涉鐵樣板工程,以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嚴抓過程管控的各項細節,安全高效完成5次二級施工、200余次三級封鎖施工以及9次線路撥接施工,不斷推進引江濟淮鐵路改建工程各節點的順利實施。

據了解,引江濟淮工程(安徽段)自2016年底開工建設以來,經過6年艱苦奮戰,即將試通水試通航。(張跟平 記者劉玉才)

關鍵詞: 高速鐵路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