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愛鳥人士在合肥市蜀峰灣公園拍攝到珍稀鳥類鶚。鶚體長51~64厘米,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夏家振 記者 趙瑞瑞 攝
【資料圖】
日前,《合肥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印發。《規劃》提出了“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的兩個目標:到2025年,“美麗合肥”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巢湖成為“最好名片”,城湖共生、宜居宜業的生態名城精彩呈現;到2035年,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成為常態,綠色發展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美麗合肥”基本建成。
重現土著魚類及水生植物
坐擁八百里巢湖,合肥水網密集,濕地星羅棋布,憑借優勢自然資源稟賦,將巢湖打造成“最好名片”是建設“美麗合肥”的重要一環。
《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將系統修復和保護巢湖流域自然環境,到2025年,巢湖流域生態原真性和完整性明顯恢復。
合肥將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為統領,協同實施碧水工程、安瀾工程、生態修復工程、綠色發展工程、富民共享工程,深化巢湖流域水污染“四源”同治,進一步提升巢湖生態環境質量。到2025年,巢湖全湖水質穩定達到Ⅳ類,水生態環境整體趨好,水華發生頻率和面積得到有效控制。
加強巢湖生物多樣性保護,落實巢湖“十年禁漁”政策,修復魚類洄游繁殖通道,科學選點設置人工魚巢,逐步改善魚類繁衍生境。科學制定巢湖生態水位調控方案,為全湖水生植物萌發、魚類洄游產卵等提供水文條件。到2025年,魚類結構優化且生物量增加大于10%,巢湖重現土著魚類銀鲴及水生植物輪葉黑藻。
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許雷說:“我們將開展生態系統、物種、遺傳資源的調查,摸清生物多樣性家底,重點調查分析魚類、底棲生物、藻類現狀。加大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原生境的保護力度,修復巢湖閘、裕溪閘過魚設施,保護魚類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設立濕地觀鳥區域和鳥類保護區。依法嚴厲打擊野生動植物偷獵偷捕等違法行為。”
推進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建設
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呼吸新鮮的空氣,感受四季之冷暖,是大自然予以人們的饋贈,也是“美麗合肥”的一個縮影。
《規劃》提出,將實施氮氧化物(NOx)和VOCs協同減排,推進多污染物和關聯區域聯防聯控,鞏固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到2025年,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持續下降,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34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以上。2025年年底前,全市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許雷介紹,在污染防治方面,合肥將嚴格執行車輛排放標準,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強化柴油貨車精細化監督管理。到2025年,在用柴油車監督抽測排放合格率達到99%以上。同時,推動實施“陽光施工”、“陽光運輸”,減少夜間施工。加強堆場、碼頭、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揚塵污染控制,推進抑塵設施建設和物料輸送系統封閉改造。
為主動應對氣候變化,合肥將推進氣候適應型試點城市建設,開展氣候變化風險評估,識別氣候變化對水資源保障、糧食生產、城鄉環境、人體健康、生態安全及重大工程的影響。加強監測預警,減少氣候變化引起的各類損失。到2025年,普遍實現將適應氣候變化相關指標納入城鄉規劃體系,城市應對內澇、干旱缺水、高溫熱浪、強風雨雪、冰凍災害等問題能力明顯增強,適應氣候變化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全面提升。
打造兩千億級節能環保產業集群
節能環保產業不僅對于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和促進經濟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助力。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力爭培育產值100億元以上的企業2~4戶,50億元到100億元的企業6~8戶,10億元到50億元的企業20~30戶,形成國內領先的兩千億級節能環保產業集群。
如何打造節能環保產業集群?《規劃》明確,在支持節能環保產業集聚發展方面,將研究制定蜀山區、合肥高新區節能環保專項規劃,加快打造中國環境谷、合肥高新國際環保科技園等節能環保產業園區,形成若干特色鮮明、相對集中的產業基地,積極引導節能環保企業、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向優勢區域集聚,促進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化、集群化、專業化發展。
同時,依托合肥豐富的科教資源,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完善節能環保技術創新體系,不斷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支持節能環保領域國家實驗室、工程實驗室、技術中心、產業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建設。推進節能環保領域產學研轉化,激發企業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加快形成具有影響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
此外,建設漁光互補光伏項目、推廣農林沼氣發電等,到2025年,合肥市新增光伏發電186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36.12萬千瓦。
2025年綠色交通體系基本建成
《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強化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建設,打造以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為骨干、以常規公交為支撐、出租車和電動租賃汽車為補充、自行車專用道和行人步道等慢行交通為延伸的綜合公共交通體系。創造條件引導公眾低碳出行。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多種手段,加大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力度。
到2025年,綠色交通體系基本建成,低碳出行成為首選,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取得突破,公路貨運比例降低到82%以下。
同時,推廣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加大交通行業節能低碳技術開發與推廣,鼓勵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加強新能源汽車充電、換電設施建設,公交站場、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實現全覆蓋。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持續降低營運車輛和船舶單位運輸周轉二氧化碳排放量。開展港口、機場、鐵路貨場、物流園區等重點場所非道路移動機械零排放或近零排放示范應用。
關鍵詞: 生態環境保護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九百多年前的1074年,也是這樣一個有些寒冷的冬天,蘇軾行走在從杭州前往密州,也就是今天濰坊諸城的路上。彼時,蘇軾的心里滿是與弟弟蘇轍相
2022-11-21 07:45
記者付玉成邊浩玥通訊員李曉偉設計許晨大到飛機,小到易拉罐,鋁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鋁業是濱州產業發展的骨干核心,濱州也素有“中國
2022-11-20 21:30
□周學澤11月18日,在山東省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上,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德雁表示,作為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
2022-11-20 21:46
記者從濟南市商務局獲悉,為充分發揮政府保供應、穩物價、惠民生作用,做好當前和兩節期間豬肉市場供應保障,濟南市將于11月21日起在全市啟動
2022-11-20 21:41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山東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保暢通、穩外貿。今年前10個月,全省
2022-11-20 21:37
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新聞聯播):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山東采取一系列有力舉措,保暢通、穩外貿。今年前10個月,全省
2022-11-20 21:49
央視網消息:山東青島以民生為導向,鼓勵居民垃圾分類,全面提升環境面貌,提高群眾幸福感、滿意度。在青島市李滄區莊子社區的生活垃圾分類收
2022-11-20 15:36
2022年11月19日0時至24時,全省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9例(含省外返魯人員1例),其中濟南11例,系集中隔離點檢出8例、重點人員篩查檢出2例和
2022-11-20 15:40
□本報記者從春龍本報通訊員欒欽程眼下,煙臺蘋果采收進入尾聲。今年煙臺蘋果的優質果率較往年有較大提升,蘋果收購價也比往年貴了1到1 5元,
2022-11-20 15:31
山東出臺16條措施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搶占萬億級預制菜發展賽道□記者毛鑫鑫報道本報濟南訊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全省預制菜
2022-11-20 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