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焦點精選!馬鞍山市博望區:村民理事會“理”出鄉村治理新路子

時間:2022-12-13 15:04:06    來源:中安在線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馬鞍山市博望區新市鎮探索推出“村黨支部+村委會+村民理事會”機制,有效激活了農村基層組織的“神經末梢”,以“鄉村夜會”為平臺,以村民理事會為核心,把“話筒”交給群眾,讓群眾當“主角”,“理”出了政府“搭臺”、百姓“唱戲”的鄉村治理新路子。

從“站著看”到“當家干”。大到村莊的規劃設計、建設項目的實施監督,小到垃圾桶樣式的選擇、衛生保潔清運等,村民理事會都參與其中,他們時常奔波于村“兩委”和村民之間,廣泛收集村民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向村“兩委”反映村民的想法。

又是一個周日晚間,在新市鎮來龍村東墓村民組,東墓村民理事會的17名成員又“齊聚一堂”開始了每周的例會,商討“村組大事”。據悉,自2018年東墓村民組村民理事會成立以來,吸納老黨員、退休老干部、青年骨干和村民代表等群體組成理事會,圍繞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矛盾調解、服務群眾等工作,充當“和事佬”“宣傳員”“先行者”,搭建起“村黨支部+村委會+村民理事會+農戶”鄉村治理平臺。

目前,全鎮15個村(社區)共成立了49個村民理事會,真正為老百姓“當家做主”搭建了“舞臺”,讓群眾當“主角”,村民逐漸從“站著看”變成了“當家干”。

從“臟亂差”到“美如畫”。來龍村成立了村組兩級村民理事會,由村民理事會帶頭做示范,群眾主動跟著干,主動參與村莊環境衛生整治、最美庭院評比等工作,既強化了黨的領導,又調動了村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實現了美化鄉村環境,實現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文明等多重效應,逐漸形成了群眾自治、干群連抓、全民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村莊環境“靚”了起來,村民生活“美”了起來。

“現在衛生好了,路燈亮起來了,這個小花園也建起來了,生活環境越來越好,咱住著也舒心。”來龍村東墓村民組村民陶光興正在門前的小花園里打理著花草。如今,走進來龍村東墓村民組,村莊內溪水環繞、綠樹成蔭,沿著干凈清爽的村道,村民們房前屋后的小花園、小公園悉數亮相,傳統的小菜園、小果園也成了村莊里別致的裝點。

從“矛盾結”到“和諧扣”。“這個新建的停車場真是幫我們解決了大難題,車有地兒停了,咱也不用再為停車的事鬧矛盾了。”來龍村東墓村民組村民蔡大哥笑著說道。據悉,村民蔡大哥房屋后有塊空地,他和鄰居們的車輛多停放在此處,因未劃停車位、地面不規整,蔡大哥時常因下班晚歸而無處停車,久而久之就為此發生了矛盾。村民理事會會長陶光明了解情況后,多次上門調解,并通過村委會申請將該地塊改建為一小型停車場,可容納五輛車停放,既幫助村民解決了“停車難”問題,也解開了鄰里間的“矛盾結”,系上了“和諧扣”。

“村民理事會既是村級事業的‘組織員’、為民辦事的‘服務員’、工程質量的‘監督員’、黨的政策的‘宣傳員’,也是矛盾糾紛的‘調解員’。”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新市鎮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不斷壓實責任,充分發揮村民理事會在示范引領、動員群眾參與等方面的突出作用,立標桿、樹新風,“理”出鄉村治理新路子。(通訊員 高雅)

關鍵詞: 馬鞍山市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