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天天快看:村頭交易有市場 草莓銷售不再難

時間:2022-12-23 07:48:38    來源:安徽日報    

又是一年歲末時,又見一季草莓紅。


(資料圖片)

近日,記者來到阜陽市潁泉區行流鎮李集村,村頭是一排高大的倉庫,大門處的牌匾“李集村草莓交易市場”格外醒目。這是阜陽市首個村級草莓交易市場。

范保銀騎著滿載草莓的電動三輪車來到草莓交易市場。他家今年種植了近40畝草莓,是村里的草莓種植大戶。村草莓交易市場正式啟用后,范保銀家的草莓交易快捷了許多。“只要拉過來就成,統一結算,方便多了!”范保銀樂呵呵地說。

當地有20余年的草莓種植歷史,曾因沒品牌、缺銷路,始終“零敲碎打”,形不成產業。“以往,每到草莓上市季節,種植戶都把草莓擺到村頭國道邊,向來往路人售賣。有人試圖聯系外地商戶來村收購,又因各自為戰相互壓價。”李集村黨總支書記田梅說。

隨著阜陽市紀委監委駐行流鎮李集村鄉村振興工作隊的進駐,這一問題逐漸得到解決。

工作隊多次聯系市區農業專家到村采取召開座談會、深入田間地頭為草莓“把脈”等方式,向種植戶傳授科學種植育苗知識。為提升李集草莓內在價值、市場影響力,工作隊積極對接市區農業農村局,協調推進李集草莓的“名特優新”農產品品牌注冊事宜。

“通過多次考察調研,會同阜陽市農科院制定草莓產業發展規劃,我們作出了建設村草莓交易市場的決定。”阜陽市紀委監委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陶春之說,去年下半年,李集村決定在計劃建設的草莓儲存冷庫基礎上,打造村草莓交易市場,讓種植戶草莓銷售“小、散、亂”的狀況得到徹底改變。

今年11月14日,李集村草莓交易市場正式啟用。市場占地4000余平方米,其中4座冷庫占地1000余平方米,在冬季暫不需儲存時,冷庫可作為分揀包裝車間。目前,該市場已帶動70余戶村民就業。

李集村38歲的村民張無敵初中畢業后外出務工。去年底,他聽說村里大力扶植草莓產業,便辭去工作返鄉創業,湊了20余萬元租了12畝地搞起了5座草莓大棚,種起了“天仙醉”草莓。眼下,正趕上收獲時節,他的大棚草莓每天都能摘獲700多斤。

“交易市場的建設使用,對我投身草莓產業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張無敵說,他每天將草莓送往市場,由市場統一稱重,外地車輛前來運貨,每天一到兩次,收款每周一結,不用擔心銷售的問題。

陶春之說,建設草莓交易市場,就是要將種植戶們“捏”成拳頭,由原來的“游擊隊”向產業發展的“正規軍”轉變。在工作隊推進下,李集村草莓種植面積由往年的1500畝增加到2600畝,可產草莓約7500噸,產值逾億元。如今,這座草莓交易市場每天都有外地客商前來收購,日銷量1萬余斤。

“村集體打造草莓交易市場,這在我市還是第一次。”阜陽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閆曉偉說,李集村草莓交易市場的投入使用,為當地草莓產業增強凝聚力、促進做大做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說,如今的種植戶已從“多、小、散”的散兵游勇式經營,逐漸向“集團軍”轉變,解決了以往當地農戶草莓銷售難問題,延長了草莓產業鏈,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產業融合發展。

在李集村,小小的草莓正長成“致富果”,映紅老百姓的致富路。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