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當前熱訊:阜陽潁州區做實水生態水經濟文章

時間:2023-01-11 06:02:15    來源:安徽日報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阜陽市潁州區瞄準水利“大循環”,把水利工程建設與黑臭水體治理相結合、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與特色產業培育相結合,通過提高灌溉和除澇面積保障糧食安全,通過栽植水生植物、水產養殖和發展溝河邊線薄皮山核桃等果木經濟林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賦能提質”。

去年以來,阜陽潁州區結合全區開展的“科學規劃家鄉、建設幸福家園”活動,把水利規劃作為“重頭戲”,強化規劃引領、管控約束,總投資約17.06億元,相繼實施了潁州區水系連通綜合治理、農村小水體水生態治理等一批重點水利工程,進一步完善“引排順暢、滯蓄得當、豐枯調節、多源互補、可調可控”的水網體系,不斷把水資源轉化為生態、經濟和發展優勢。

圍繞境內18條骨干溝河互聯互通,潁州區通過清淤疏浚、打通斷河、拆除堵壩、整治違章、岸坡防護等措施,退還水域生態空間,恢復河湖(溝塘)等水體自然連通,維護河流的自然形態,增強水體流動性,改善水質,消除黑臭水體,保護溝河水生生物的多樣性;通過建設控制性工程,完善溝河防洪排澇灌溉設施,提高了骨干溝河防洪排澇標準,實現水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有效保證農田灌溉用水。

為疏通全域水系治理的“最后一米”,潁州區重點對轄區自然村莊內不具有排澇灌溉功能的廢舊溝塘進行填埋,復墾耕種或作建設用地,對具有排澇灌溉功能的溝塘恢復活水功能。該區對12個鄉鎮街道辦事處、96個村居、1278個自然莊進行截污納管,設置一體三格式沉淀池,使居民生活污水凈化后達標排放,改善39.58萬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條件。

經初步估算,潁州區水系連通綜合治理工程全部實施后,能改善860畝耕地面積,新增1.62萬畝養殖種植水面,有效提升15萬畝土地的灌溉和除澇效益,年效益約為14459萬元。農村小水體水生態治理工程實施后,可填埋溝塘212處,新增土地面積651畝;通過對低洼地改造,小田變大田,新增或改善耕地面積8750畝;通過溝塘蓄水,可新增養殖水面3.4萬畝,有效提升26.4萬畝土地的灌溉和除澇效益;利用溝河邊線種植薄皮山核桃等果木經濟林等,年可增收28936萬元。

·編后·

阜陽市潁州區在水利工程建設中,貫穿“一盤棋”思想,全局謀劃、統籌考量,推深做實水利“大循環”文章,通過水系連通工程打通骨干河流“腸梗阻”,通過小水體治理工程疏通溝塘“毛細血管”,從而讓水利工程發揮出實實在在的效益,取得了經濟、社會、生態三方共贏。

關鍵詞: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