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綜合 > 即時 > 正文

【環球熱聞】《合肥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公布

時間:2023-01-20 07:52:07    來源:合肥晚報    

在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培育“綠色工廠”,發展草莓、龍蝦等生態農業,新建垃圾大型中轉站,打造環巢湖“無廢”圈……生態環境部確定了“十四五”時期開展“無廢城市”建設的城市名單,合肥市赫然在列。1月19日,記者獲悉,合肥市公布了《合肥市“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涵蓋工業、農業、生活垃圾處理、快遞包裹郵遞、巢湖藍藻治理等多方面。

工業:在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培育綠色工廠


(資料圖片)

合肥將堅持創新引領,健全工業固廢全過程治理體系。鼓勵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減少工業廢物產生量。推動家用電器、裝備制造、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減廢增效。到2025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降至0.50噸/萬元左右。

同時,合肥將全面推進工業綠色生產,支持汽車、家用電器、機械設備等行業企業開展綠色產品認證。在新能源汽車、新型顯示、醫藥等行業開展綠色工廠、“無廢工廠”建設及綠色供應鏈管理。推動各類園區建設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綠色園區和開展循環化改造。到2025年,培育綠色工廠40家以上,新增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5家以上。

農業:發展草莓、龍蝦等

現代生態循環農業

圍繞草莓、龍蝦等12大現代農業產業鏈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探索種養加銷一體、農林牧漁結合、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的現代復合型循環經濟產業體系。支持長豐縣爭創綠色草莓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肥西縣爭創以都市農業為核心的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肥東縣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到2025年,完成肥東縣、長豐縣和廬江縣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

集成推廣節水、節肥、節藥、節能等技術,推廣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促進農業清潔生產。到2025年底,全市巢湖流域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

生活:新建蜀山、瑤海大型垃圾中轉站

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質量,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智能化監管,打造樣板小區、樣板校園等示范典型。在蜀山區、瑤海區新建大型中轉站,提升改造一批大中型轉運站。充分發揮長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的引領作用,打造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鄉鎮試點。到2025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同時,建立廚余垃圾產生單位基本信息庫,實行公交化直運模式,健全規范化收運體系,拓寬沼液、沼渣等廚余垃圾綜合利用產品市場出路,鼓勵在園林綠化領域應用。制定有害垃圾收運處置管理制度,打通有害垃圾收集、貯存、轉運、無害化處置鏈條。

此外,推動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全面落實《合肥市郵政快遞管理辦法》,督促企業建立健全綠色采購制度和低碳運營管理機制。以直營快遞企業為重點推進綠色網點和綠色分撥中心建設,減少快件過度包裝、二次包裝。到2025年,快遞綠色包裝使用率達到95%以上。

巢湖:建藻水分離設施打造環巢湖“無廢”圈

打造巢湖這張合肥最好名片,在環巢湖區域,將提升藻泥底泥利用處置水平。建設環巢湖區域藻水分離設施,推廣藍藻高效打撈技術。鼓勵生活垃圾焚燒電廠及餐廚垃圾企業協同處理藍藻藻泥,探索藻泥與農業固廢協同資源化利用途徑。穩妥開展重污染河庫底泥清淤,推動底泥在工程用土、園林綠化、建材領域應用。

同時,打造環巢湖“無廢”圈。開展環巢湖固廢堆場排查整治和清潔河(湖)灘行動。發展環湖綠色高質高效農業,建設農藥化肥減量示范區,打造環湖綠色生態農業圈。鞏固巢湖禁捕退捕成果,在環巢湖沿線設置生態廁所。圍繞環巢湖濕地公園、中廟姥山島打造“無廢景區”。

科技:設立固廢新型研發實驗室

構建數智監管體系

建設“無廢城市”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力量。合肥將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推動設立固廢領域新型研發平臺、實驗室、孵化器等,實施“揭榜掛帥”機制,開展工業廢鹽、焚燒飛灰、污泥等關鍵利用處置技術與設備攻關。建立多模式的產業創新聯盟,運用安徽科技大市場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平臺,完善“政產學研用金”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推動場景應用和成果就地轉化。

構建數智監管體系。大力推進“數智固廢”管理系統建設,構建固廢管理信息“一張網”,實現固廢數據互聯互通。積極參與長三角、合肥都市圈固廢危廢污染聯防聯控,試點開展危廢跨省轉移“白名單”管理。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張夢怡

關鍵詞: 建設工作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網注明“XXX(非中國微山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